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患者铺就康复坦途
发布时间:2024-09-27 16:46 浏览量:17
康复治疗大厅
抛接球协调和平衡训练
火罐疗法治疗
艾灸疗法治疗
言语训练
康生济世,复元又新。
从喝水都呛到能顺利进食,从脑梗卧床到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从颈椎脊髓损伤引起四肢无力,再到四肢功能逐渐恢复……这是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时常发生的情景。
“尽最大的努力,用最短的时间,使患者因病、伤、残而丧失的机体功能最大可能得到恢复和重建,帮助他们走向新生活”——这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宗旨,也是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团队的从医理念。
融中汇西,崇德精医。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康复事业发展需要,满足现代医疗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市第二人民医院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开创医康融合新局面。围绕实现“智慧、专业、优质、精准、人文、思维、协作、综合、广域——大康复全周期梦工程”,成立传统康复治疗中心,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全方位的康复治疗及专业的康复指导,促进功能障碍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秉初心,向前行,强本事,解众疾。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坚决做好群众生命质量的“护航者”!
山西省工伤康复试点机构
守正创新
“传统+现代”综合治疗体系 奠定患者康复基石
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能看见许多形形色色的患者。他们的病因各不相同,但却因疾病丧失了某些原本正常的功能,医生忙碌地穿梭于各治疗室之间,只为通过一切有效的治疗手段,减轻患者的病痛。
一名51岁的男性患者,因左侧胸部及背部突发皮疹并伴有剧烈疼痛而入院治疗。经过仔细检查确诊为带状疱疹,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令他无法休息。
鉴于患者情况紧急,医护人员迅速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在患者的左腕部位施行揿针治疗,并将针留置在手腕的第三和第四区域。这一治疗手法旨在通过调节人体经络来缓解疼痛。令人欣慰的是,在治疗开始后不久,患者便感受到疼痛有所减轻,整体的舒适度也明显提升。
为确保治疗效果,科室医护人员每天为其更换一次留置的揿针。随着疼痛症状的有效控制和身体状况的逐步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病情稳定好转、顺利出院。
“从现代医学角度讲,揿针疗法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来达到止痛效果。这也是我们科室努力发挥中西医结合在疼痛康复、骨伤康复、神经康复等方面独特作用的一个创新探索。”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瑞强介绍。
近年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努力发挥中西医结合在疼痛康复、骨伤康复、神经康复、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多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广中西医结合适宜技术和服务,增强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以建设传统康复中心为契机,创新性设立骨伤疾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基地、脑卒中疾病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基地、老年康养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基地,逐步构建“医疗、康复、家庭”三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体系。
杏林妙手除病痛,守正创新传薪火。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康复医学科创新探索“八段锦”医学运动康复模式,钻研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建设中药调理及外熏药康复功能区、拔罐类康复区。古老智慧与现代技术在这里相互交融,为患者带来独特的康复体验。
传承“辨证论治”中医理论,科室还实行个体定制化的预防、治疗及康复,于全康复治疗周期内开展针灸推拿、温阳艾灸、督灸、脐灸、中医正骨、刮痧、耳穴、中药熏蒸、火罐、穴位埋线等中医优势康复手段。
硬件升级、软件发力。2020年,康复医学科在全省率先实施“临床康复一体化学科建设”,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深入各临床专科,与临床医生共同查房、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专业化康复治疗计划及具体康复实施方案,包括术前、术后及疾病发生后的早期、恢复期,为患者进行床边康复,做到康复医疗融入全院各临床科室。
如今,走进占地面积近 4000 平方米的康复医学科,50 张床位整齐排列,面积之大、设备之齐全,在我市乃至省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韩国MPS-21进口七关节等速肌力运动测试系统、智能主-被动训练仪、数字化上肢多功能训练系统、减重步态训练仪……一系列先进设备为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现代结合,促传统发展,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全周期、多层次的康复服务为患者铸就康复之路。
倾情服务
“身体+心理”兼治诊疗模式 助力患者向阳而生
“向前、用力、放松、收回,非常好……”这样的话语,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韩巧萍每天要重复无数遍。在她的指导下,几个来回后,患者通常就能独立完成简单的胳膊屈伸动作。
尝试着拧一个瓶盖、学着张嘴说一句话、努力握一下拳……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通过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许多患者重获了新生,找回了自信。
“护身”,更“护心”。多年来,秉承“智慧、专业、优质、精准、人文、思维、协作、综合、广域——大康复全周期梦工程”学科建设理念,康复医学科内部管理注重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重视医德医风建设,让患者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人间真情,让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重新走上生活正轨。
作为医生,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作为康复科医生,他们更是生命质量的护航者。仁心仁术是他们最真挚的表达。
几年前,正值而立之年的周先生,因脑出血陷入失语的困境,被紧急送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初来时,周先生满心绝望,他拒绝吃饭,拒绝一切治疗。然而,康复医学科主任张瑞强并未轻言放弃。他想尽办法,连猜带写带画与周先生交流,逐渐了解到患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原来,周先生觉得自己的病情连累了家人,对未来感到无望,所以才选择放弃自己。
张瑞强耐心地与周先生深入交流,向他详细阐述康复治疗的重大意义和可能达到的良好效果,并以唠家常的方式,描述康复后未来生活的美好景象。周先生在这一次次的交流中,心结渐渐打开,终于愿意敞开心扉,配合治疗。
张瑞强与科室其他医生齐心协力,对他的病情进行精准评定,精心制定出一套专属康复治疗方案。治疗师们更是不遗余力,采用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与周先生进行日常沟通,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他们的努力,让患者不仅能听得明白,更能讲得清晰,最终说得开心。
“轻舟已过万重山,真心感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的付出,让我的生活重见光明。”时至今日,周先生的言语功能恢复状况良好,而他也与康复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成了可倾心交谈的朋友。
“康复需要人文关怀,这是所有人的需求,更是患者的渴望。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传递给患者,为患者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尊严、有质量、有品质地活着。”张瑞强说,全面系统的康复不仅仅是疾病的康复、功能的康复,更是社会价值的康复。这种康复治疗是综合性的,是身心兼治的,既要让患者的身体功能尽可能恢复,还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重新走向生活。
在康复医学科的一面墙上,“让爱在这里释放”的主题下是一幅幅爱意满满的照片。照片中患者在医生的带领下共同联欢,一起剪纸、做游戏、画画,倍感亲切温馨。“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真诚的感谢、一次感动的握手、一封简单的感谢信都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康复医学科护士长武静笑着说。
建强队伍
“人才+科技”创新驱动机制 托起患者健康希望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人才是第一资源。
市第二人民医院把人才建设作为战略工作来抓,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加大对高层次科研人员的引进力度。通过引进一个学科带头人激活一个医疗科室,实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双提升”。
明亮的医院走廊里,张瑞强每日奔走往复,为修复生命之质追赶时间。作为康复医学科科室带头人,张瑞强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努力做好诊疗工作的同时,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在康复研究方面研发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并赴广州中山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阳光康复中心等知名医院进修深造,多次外出参加省内外学术研讨会,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康复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他先后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学术论文及专著11篇,负责主导完成市、院级科研立项7项。
“走出去”,才能学得更多。瞄准国际前沿,为不断提高科室医疗技术和科技能力,医院支持和鼓励职工在职学习、深造、进修,有针对性选派科室骨干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积水潭医院、天津骨科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并与之构建优质畅通的医疗合作平台。
同时,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康复医学科专业质量控制部‘左冲右击’体外冲击波临床规范实用技术培训”“北京大学临床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冯建春国医名师传承学术交流会”“2021年山西康复医学会首届脊柱减压研讨会”“山西省康复医学会2023年综合学术年会”等,全面提升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
“请进来”,才能用得更实。科室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多次承办高水准大型学术活动,为医护人员搭建了学习和了解国际国内最前沿、最先进的医学知识交流平台,全面提升了医院学术地位及影响力。
环境优、人才聚、事业兴。如今,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人才济济,现有医务人员42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人、硕士学历5人、康复治疗师24人。科室成为长治市康复医疗质控部依托科室、长治市重点康复学科、长治市重点康复专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推广单位。此外,科室还是山西省首家工伤康复医疗试点机构,承担着省内工伤康复、工伤预防以及职业康复“先行探路者”的社会责任。
凝心聚力铸医魂,精医济世谱华章。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业务骨干为支撑、以其他医务人员为基础,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逐渐稳固,为科室发展注入了鲜活持久的力量。
时光更迭,使命依然。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坚守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精神,推动专业领域特色发展,用一技之长诠释妙手仁心,用仁心仁术推动生命前行。(来源:长治日报 徐姗、邢永红、宋春妮)
编辑:李晨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