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咨询 | 2025-2030年中国露营经济发展前景与商业布局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07 11:19 浏览量:8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 2030年中国露营经济带动市场规模将达23998.5亿元
预计2030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4879.8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23998.5亿元。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和支持露营产品、营地建设及旅游等领域的发展,为中国露营经济产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用户调研:中国露营消费呈现常态化、家庭化与生态化发展趋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露营消费群体以31-40岁中等收入家庭为主,家庭出游占比56.6%,凸显社交与亲子需求。露营消费行为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常态化休闲,1-3个月露营一次占主流,契合假期碎片化需求。二是生态驱动,草原、湖畔型露营营地占比超四成,安全与环境是营地选择核心。三是消费升级,预制菜即食化需求激增,中等价位装备占比40.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聚焦细分场景,在生态保护与商业价值间寻求平衡,方能在露营市场占据先机。
发展趋势:可持续化、融合化与智能平价化驱动露营经济高质量转型
中国露营经济呈现三大核心趋势。可持续化运营成主流,政策引导与环保意识推动露营地采用清洁能源、限制污染行为,“无痕露营”理念普及。“露营+”模式深化产业融合,与文旅、教育、体育等领域结合形成多元化场景,产业链向新能源汽车、预制菜等延伸。市场呈现智能与平价双轨发展,倒逼企业差异化竞争。未来,行业需平衡生态保护与商业开发,依托技术创新与场景细分,构建可持续、高附加值的露营经济新生态。
(节选)第一章 中国露营市场行业发展背景研究
露营经济的定义及分类
露营经济是指以露营活动为核心,以帐篷、房车、天幕等户外装备及营地服务为载体,衍生出的覆盖装备制造、休闲旅游、场景消费、文化体验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营地+”模式与上下游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叠加经济效应,满足人们对自然休闲、社交娱乐及短途旅行的新兴需求。
中国露营经济产业环境发展驱动力:亲子露营逐年上升
数据显示,2013-2024年中国家庭户均人口持续下降,小型化家庭更追求亲子互动质量,亲子露营成为家庭满足陪伴与教育需求的优选。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家庭规模缩小促使父母聚焦“高质量陪伴”。亲子露营通过“自然+体验”场景,既契合小型家庭灵活出行特点,又满足教育与情感联结需求,由此形成持续火热的发展趋势,成为家庭亲子消费的重要场景延伸。
(节选)第二章 中国露营经济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及带动市场规模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和带动市场规模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2139.7亿元,同比增长60.4%;带动市场规模为11554.5亿元,同比增长46.8%。预计2030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4879.8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23998.5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露营的活动中,露营及其相关产业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露营产业链产业图谱
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与预测
数据显示,2014-2030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整体呈上扬趋势。2024年露营营地市场规模约558.4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416.5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升级激发短途自然休闲需求爆发,“露营+亲子/团建”等场景创新拉升消费层级,露营营地产业链协同创新催生“营地+景区/研学”等融合业态,驱动行业向高端化、主题化及生态友好型转变,形成产业链全链条升级,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节选)第三章 中国露营经济典型业态分析
中国露营带动产业数据分析:汽车篇
数据显示,2017-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2024年市场规模为18.4千亿元,预计2025年达23.1千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经济快速发展助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化、功能适配性方向升级,激发车载储能、智能装备及长续航车型需求,加速汽车消费场景与户外生态深度融合。
中国露营带动产业数据分析:家居家电篇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10307亿元、同比增长33.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经济通过催生户外场景下的新消费需求,推动便携式家电、智能收纳设备及节能取暖等产品创新升级,其“轻量化生活”理念与“场景延伸”特征加速了家电产品功能迭代与市场扩容。
中国露营带动产业数据分析:食品篇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规模为11550亿元,预计2027年将进一步扩大至12378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露营场景的普及,便携、高营养的即食类休闲食品(如自热米饭、能量棒)需求激增,推动产品创新向轻量化、功能化升级。同时,露营消费的“装备进阶”趋势将加速休闲食品与户外场景的深度绑定,例如露营套餐、联名款零食等,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中国露营带动产业数据分析:运动服装篇
数据显示,2021-2025年中国运动鞋服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达4926亿元,2024年增至5425亿元,预计2025年达5989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经济带动户外场景消费,消费者对透气、耐磨等功能性运动服装需求上升。运动服装企业围绕露营场景研发适配产品,拓展户外服饰细分市场,推动行业规模扩大,加速运动服装向多元化户外场景应用创新。
(节选)第四章 中国露营经济市场消费者洞察分析
中国露营爱好者画像(人口学特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露营爱好者中,女性对露营活动的喜爱程度远高于男性,占比70.2%。从年龄分布来看,青壮年群体意愿高,31-40岁年龄段的人群占比46.5%,而中老年人群体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对户外露营的兴趣相对较低。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已育人群占72.9%,这部分人群通常拥有家庭支持且经济条件相对稳定。
露营爱好者偏好携带自热食品、即食卤味露营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热食品(53.8%)和即食卤味(53.3%)成为露营爱好者的首选,反映出消费者对轻量化、免烹饪的需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装备轻量化推动食品消费场景向“即食化”升级,户外餐饮逐渐形成以高热量、易储存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未来,“露营+即食”模式将持续深化,带动食品产业向细分场景渗透。
露营爱好者偏好自然景观营地,凸显生态驱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露营爱好者偏好草原型营地,占比47.2%,其次是湖畔型营地和乡村型营地,占比46.5%和42.8%。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草原和湖畔营地依托开阔空间与亲水属性,成为都市人群逃离压力的首选;乡村营地则通过“露营+田园”等模式融入当地文化,满足家庭亲子与深度体验需求。营地场景正向主题化、智能化升级,结合环保理念与跨界业态,推动行业向品质化、可持续方向演进。
折叠桌椅、帐篷成为露营爱好者的核心消费品类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露营爱好者最常购买的露营装备为折叠桌椅,占比44.9%;其次是帐篷,占比42.1%。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行业应深化轻量化、模块化装备创新研发,重点优化折叠桌椅与帐篷等核心品类的功能设计与性价比,同步加强场景化产品组合供应能力,培育绿色智能装备生态体系,驱动消费体验与产业能级双提升。
火灾与环境污染成露营发展双瓶颈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露营爱好者担心露营容易引发火灾,占比52.4%;其次是露营会增加环境污染压力,占比51.1%。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经济行业将聚焦火灾防控、环境承载与客流管理等核心痛点。通过强化营地安全标准化建设、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及优化生态友好型营地布局,系统性降低环境风险与安全隐患,引导行业向规范集约、可持续的生态化模式转型升级。
(节选)第五章 中国露营经济产业典型案例分析
中国露营产业典型案例:牧高笛
MOBI GARDEN(牧高笛)是中国知名户外品牌,专注于露营及户外装备领域。牧高笛力求打造专业的户外旅行装备,提供户外探险及旅行所需的装备和服饰,倡导舒适、安全的户外出行方式。牧高笛户外代表安全户外、舒适自在、又不失时尚的户外运动内涵。满足户外出行专业需求的同时,为追求户外体验及生活方式的族群提供更广泛的选择。
数据显示,牧高笛2017-2019年营收呈波动态势。2020年起增长拐点显现,2021年营收达9.2亿元,同比增长43.6%。2022年延续高增,营收冲至14.4亿元,创统计期峰值。此后增长动能减弱,整体呈现“前期波动-中期高增-后期趋缓”的轨迹,凸显企业在市场环境变化下,营收增长逻辑从快速扩张向增长承压的转变。
中国露营产业典型案例:骆驼
骆驼户外是CAMEL骆驼品牌旗下知名的产品线,以舒适、休闲为特色,以耐磨、防滑、抗震为特点,受到广大户外爱好者的喜爱。CAMEL骆驼一直以个性、勇敢、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打造品牌、制造产品,倡导一种轻松不羁的骆客生活态度,鼓励和引导都市年轻人走向户外,与自然共舞,在户外运动中释放纯真天性。
数据显示,2020-2024年骆驼营业额呈增长趋势,2023年销售额100亿元,2024年延续增长并斩获4个淘宝类目或单品销量冠军。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经济兴起带动户外装备需求攀升,骆驼围绕露营场景优化产品布局,针对性研发户外服饰等适配产品,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市场竞争力,既实现自身销售规模增长,也在细分品类领域实现突破,体现出露营产业发展对企业业务拓展的拉动效应。
中国露营产业典型案例:探路者
北京探路者(TOREAD)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旗下拥有探路者TOREAD 、TOREAD.X、TOREAD kids多个子品牌。产品覆盖多个运动类目,包括极限、徒步、跑步、旅行、滑雪等众多产品系列,同时专门售卖帐篷、睡袋、背包等户外装备,后拓展至户外服装及鞋品。
数据显示,2023-2024年探路者营收呈现“年末冲高、年中调整”的季节性规律,各时间节点表现差异较大。对比服装鞋类行业均值可见,其多时段收入低于行业水平,反映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营收稳定性与行业整体表现存在差距,经营层面仍需优化策略以提升竞争力,缩小与行业均值的距离。
中国露营产业典型案例:原始人
浙江原始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户外装备公司。原始人品牌秉承着“厚道诚信,好用不贵”的核心理念,怀着成为国民露营品牌为目标,用心打造露营好物让更多人享受户外生活乐趣。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创新和品牌开拓,“原始人”品牌已经跻身户外行业头部位置,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和信赖。
中国露营产业典型案例:新吉奥房车
新吉奥房车是中国旅居房车行业头部企业,总部位于浙江嘉兴,成立于2014年,2025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房车第一股”。公司具备全品类房车生产资质,涵盖A型、B型、C型自行式房车及拖挂式房车,旗下拥有隆翠、凯歌、戴德等自主品牌,并收购澳洲豪华品牌Regent、中端品牌Snowy River及半越野品牌NEWGEN,形成多品牌矩阵。
数据显示,2021-2024年新吉奥房车营收持续增长,2021年营收3.00亿元,2024年达8.64亿元。2024年共交付房车2804台,但公司在营收同比增长19.97%的同时,净利润却出现下滑趋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经济兴起推动房车消费需求增长,而在房车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平衡规模与效益、短期突破与长期积淀的关系,将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核心课题。
中国露营产业典型案例:奥雅股份
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亲子文旅、数字科技、创意设计领域,为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化古城等不同场景提供全程化咨询与综合运营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社区类产品、商业空间类产品、市政类产品、旅游类产品等类型。
数据显示,2015-2021年奥雅营收年均增速超30%,文旅设计需求驱动增长。2022年后营收转负,2023年亏损扩大至1.77亿,反映传统设计业务承压及露营等新业态投入期成本高企。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减少,企业发展迎来转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奥雅股份依托“洛嘉儿童”亲子营地、乡村田园综合体等轻资产项目,更多赋能“文旅运营、儿童友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历史街区、自然村落、景区景点等空间,但短期盈利尚未释放。未来,需加速数字化与运营服务融合,降低重投资风险,把握“微度假”与乡村振兴政策红利,推动亏损收窄。
(节选)第六章 中国露营经济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露营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
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运营成为行业底色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运营。随着环保意识提升与政策引导,露营行业正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生态化运营。露营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的环境压力倒逼行业转型,多地已出台露营地管理规范,要求营地采用太阳能设备、节水系统,并限制明火烧烤等行为。同时,消费者对“无痕露营”的认可度提升,推动装备企业转向可降解材料,生态露营地占比逐年上升。未来,露营地需在“流量变现”与“生态红线”间找到平衡,通过认证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趋势:“露营+” 模式驱动业态融合与产业链延伸
“露营+”模式。露营经济已突破单一户外场景,与文旅、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生态。“营地+景区”模式在武陵源、莫干山等地带动景区流量反哺,“营地+研学”吸引亲子客群,“营地+体育”则衍生徒步、骑行等细分市场。产业链上下游亦加速拓展:新能源车企推出“露营模式”车型,餐饮品牌开发露营外送服务,甚至预制菜企业针对露营场景推出便捷食品。未来,“露营+”将进一步向医疗、农业等领域渗透,形成“泛露营经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