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觉醒,是从读懂《时光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开始的
发布时间:2025-05-04 19:00 浏览量:8
在季羡林的散文集《时光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中,每一篇散文都饱含人生哲理,处处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如果你正困于当下,不知道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不妨打开这本书,你的人生谜题或许就此有了答案。
01
善良的人,是不会吃亏的
在《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中,季羡林先生介绍了德国人每家每户都会种植花的传统。
他们种花不单单是自己观赏,还乐于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让经过屋前的人,都能够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人民日报》新媒体曾有一篇文中写道:“我懂你分享时的心情,理解你分享背后的深情;给你从不缺失的回应,赠你最真诚的心。感情便在你来我往中,越来越深;心便在频繁交流中,越靠越近。”
乐于分享,其实也是一种善良。
他们懂得,将快乐与他人分享,快乐就会成倍增长;将悲伤分担,悲伤就会减半。
他们明白,将经验分享给他人,是提醒他人更是在关爱他人;将正能量分享给他人,是为他人打气加油,更是一种爱的传递。
懂得分享的人,像是春天的微风,轻轻拂过,留下温暖与希望。在他们眼中,世界不是孤岛,每个人都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宇宙有个平衡法则,你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的善良,会让你越来越靠近幸福。
善良的人,从来就不会吃亏。因为他们不计较得失,不会心生怨怼,只是用一颗纯粹的心去对待世间万物,他们看到的、得到的都是关于世间的美好。
心境美丽,生活自然美好。
02
人生小满,盈满则亏
在《不完美才是人生》一文中,季羡林提到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皇帝。在古代,帝王虽然享受了世间的荣华富贵,但是他们还想要“长生不老”,于是便想方设法地寻找秘方,可想而知,他们都未能如愿。
第二个例子是高官大臣。在古时,身居高位且受到皇帝赏识的大臣们享受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但是他们只不过是皇上眼中的奴才。一旦他们威胁到皇上的利益和地位,他们就泯然众人矣了。
第三个例子是在当时,包括季老自己在内的知识分子。季羡林写道:“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那时的知识分子似乎离不开考试,一直考到知命之年。在季老的眼中,“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季羡林写道:“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
法国著名诗人博纳富瓦说:“生活中无完美,也不需要完美。”
有一个哲学故事。
一个圆环不小心被别人削掉了一个角,为了保持它的完整性,圆环跋山涉水想要去找到那个被削掉的角。由于缺了一个角,圆环的前进脚步非常缓慢。
正是由于前进脚步非常缓慢,圆环才有机会慢慢欣赏路边的许多美丽的风景。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圆环终于找到了与之相契合的那一个角。但是,成为完整圆环的它并不开心,因为自从成为圆环后,它滑行的脚步越来越快,快到它不再有时间慢慢地欣赏路边的风景。
处处想要追求完美,反而容易让人陷入无意义的内耗之中。拥有遗憾才是人生的终解。
上好大学,找一份体面且高薪的工作,家庭美满,有车有房,好像这就是大多人眼中高配生活,也是很多人口中所谓的完美人生。
但其实,人生是否完美,不应该以别人的标准来衡量。
不太完美也没有关系,因为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03
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在《笑着走》一文中,季羡林记录了这样一件小事。
季羡林和赵朴初赴尼泊尔公干。当他同秘书李玉洁走进候机大厅时,赵朴初对他的夫人说:“这两个人是一股气。”
后来,季羡林又听说赵朴初说过一句:“别人都是哭着走,独独季羡林是笑着走。”
这句话给季羡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认为,朴老对他十分了解。
笑着走,恰恰反映了季羡林对生活的热爱和他乐观豁达的心态。
季羡林将陶渊明的一句诗“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当作是自己的座右铭。
对待失去的,季羡林也不忧伤。因为他深谙,失去的东西是历史变化的常态,无论怎样都无法挽回它已经消失的态势了。我们能够做的便是接受它,顺其自然,尊重历史的发展规律。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她长得非常秀丽。她们家世代居住在京城,后来随王定国迁官至岭南。
多年后,她随王定国返京。苏轼去拜访王定国的时候正好见到了柔奴,二人寒暄了几句,苏轼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
柔奴的回答令苏轼大吃一惊。她回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听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词。词的后半阙是:“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苏轼看来,岭南不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好地方。但是柔奴却享受那里的生活,把岭南当作了她的第二个家。
此等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态,不仅令柔奴看起来年轻了不少,就连她脸上的笑似乎都是带着岭南梅花的淡淡芳香。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必过于纠结,那些不遂心愿的事情即便我们抱怨得再多,也不能改变它已然发生的事实。
与其让自己过得不痛快,不如放平心态,让时间抚平一切,你就会慢慢走出来。
人生之路上,我们就像是探路者,有时候会迷路,有时候会跌倒,但是如果这时候能够出现一道光,你就能够沿着这道光去探寻自己脚下的路。
季羡林的《时光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就像是这道光,给多少人生谜题提供了答案。
如果你正感到迷茫,如果你正困于生活,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希望你在漆黑的夜空探索自己的沿途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从而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彼岸!
作者简介:初途,多平台原创作者,喜欢记录且钟爱一切富有能量且治愈的事物。
- 上一篇:年入50亿!日本“平替始祖鸟”凭啥火遍中国?
- 下一篇:王一博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