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新题材爆火,外骨骼机器人相关梳理
发布时间:2025-05-02 11:12 浏览量:19
现在外骨骼机器人可火了,不光医院在用,工厂、养老院、甚至军队都开始关注。可你知道一台外骨骼机器人,从零件到成品,背后都有哪些门道吗?今天我就用最简单的话,带你梳理一下整个流程,保证你一看就懂!
一、上游:外骨骼的“底子”靠这些硬货
外骨骼机器人想要好用,最根本的就是零部件得靠谱。这里头有几个关键角色:
1. 传感器——让机器人有“感觉”
机器人要知道你怎么动,得靠传感器。比如汉威科技做的那种柔软型传感器,能感受到很小的力气(0.1N),用在医疗外骨骼上,能更灵敏地捕捉你的动作。
2. 控制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指挥官”
机器人怎么动,怎么停,都要靠控制系统说了算。像埃斯顿公司,和上海交大一起弄的那套下肢外骨骼,能帮助人走路、做康复训练,反应很快。
3. 驱动系统——给机器人“加油”
机器人要能动弹,电机、减速器这些少不了。绿的谐波在做减速器这块很厉害,外骨骼的关节能用上他们家的产品,动力足,还耐用。
4. 动力系统——机器人“吃饭”的家伙
现在外骨骼多用锂电池,续航时间长。新型的固态电池也在研究,等技术成熟了,电池会更安全、更耐用。
5. 结构材料——让机器人既结实又轻巧
外骨骼穿在身上,不能太重。碳纤维就很合适,轻还结实。像光大同创、光威复材这些公司,专门做碳纤维材料,外骨骼的主架子用上之后,穿起来一点都不累。
二、中游:把零件拼成“真家伙”的厂家
有了好零件,接下来就得有本事把它们组装成一台能用的外骨骼机器人。这里的玩家也不少,分成几个方向:
1. 医疗康复专用
傅利叶智能的XWalker外骨骼,已经被不少医院买去用。还有程天科技的“易行EasyGo外骨骼”,价格不贵,两千多块钱,一上线就被抢光。大艾机器人也拿到了官方认证,进了不少大医院。
2. 工业用的外骨骼
傲鲨智能专门做工业用的,比如物流、建筑、制造业,帮工人搬东西、减少受伤。迈宝智能和探路者也一起搞了下肢外骨骼,不光能登山,工厂里也能派上用场。
3. 消费级和其它领域
小米这样的科技公司也没闲着,研究消费级外骨骼,想让普通人也能体验这玩意儿。以后说不定家家户户都能用上。
三、下游:外骨骼机器人都用在哪?
外骨骼机器人到底能帮谁?其实已经慢慢渗透到咱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1. 医院和康复中心
很多医院康复科已经用外骨骼来帮病人恢复,比如中风、脊髓损伤这些病,机器人辅助训练,效果比单靠人好。
2. 工厂和企业
物流、汽车厂、机械厂这些地方,外骨骼能帮工人搬重物、装配零件,既省力又能减少工伤,老板和员工都乐意。
3. 养老院
现在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院对助老外骨骼的需求也大了。老人穿上外骨骼,走路、做运动都轻松,生活质量能上一个台阶。
4. 军事和特种行业
虽然现在还在搞技术攻关,但有些国家已经把负重型外骨骼装备给特种兵用了。以后技术再成熟点,军队用外骨骼会越来越多。
5. 个人和户外市场
现在也有专门给老人、户外运动爱好者用的助行装备。虽然还没普及,但等技术再便宜点,肯定会火起来。
产业链相关个股梳理:
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绿的谐波:
这家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是国内的“老大”,说到机器人关节动力,基本绕不开他们。绿的谐波的产品技术含量高,能让外骨骼机器人动起来又稳又准。2025年,他们计划年产80万台减速器,已经成了优必选、傅利叶智能等知名机器人的供应商。在工业外骨骼这个细分领域,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5%,绝对是行业里的龙头。
三花智控:
别看三花智控平时不怎么出风头,其实他们是人形机器人和外骨骼关节驱动领域的核心供应商。三花智控主打机电执行器,这东西就像机器人的“肌肉”,能让机器人活动自如。特斯拉、奔驰这些国际大品牌,都是三花智控的客户,足以说明他们的技术实力。
汉威科技:
要说外骨骼机器人能“感知”外界,离不开汉威科技的柔性传感器。汉威科技是电子皮肤领域的头部企业,他们的力觉传感器精度可以做到0.1N,能让外骨骼机器人感受到非常微小的力量变化,特别适合医疗康复场景。2024年,汉威科技在医疗领域的收入涨了92%,触觉传感器还通过了宇树、达闼等大客户的测试,外骨骼机器人能做的活儿也更精细了。
苏州固锝:
原本是做半导体起家的苏州固锝,现在也开始涉足外骨骼机器人用的传感器研发。作为半导体行业的老兵,苏州固锝的加入让外骨骼机器人的传感器技术更加多元,也说明这个市场越来越有吸引力。
中游:外骨骼机器人制造商
机器人:
这家公司专注于医疗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包括康复训练机器人、床椅一体化机器人等,已经在市场上有不少落地应用。比如他们的“新松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专门帮助脑卒中患者训练走路,已经通过了NMPA认证,进医院用完全没问题。
埃斯顿:
埃斯顿原本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现在也把业务拓展到外骨骼机器人。埃斯顿的伺服控制技术非常强,精度能做到0.01mm,这对外骨骼来说非常重要。2024年,埃斯顿医疗板块的收入占比提升到23%,他们的外骨骼产品能让工人的负重能力提升30%。2025年,埃斯顿还计划推出面向物流行业的民用外骨骼。
迈赫股份:
迈赫股份通过参与郑州大学的外骨骼机器人项目评审,成功切入了这个新赛道。2025年,公司整体表现不错,股价持续上涨,说明市场对他们的外骨骼业务很看好。
振江股份:
振江股份的子公司叫海普曼机器人,专门搞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和仿生设计,手里攒了不少专利。2025年,他们的产品准备批量上市。特别是今年4月份,消费级产品卖得太火,股价直接涨停,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新兴装备:
新兴装备有军工背景,主攻外骨骼机器人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应用。比如他们做的单兵外骨骼,可以让士兵背50公斤装备连续行军8小时,还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奖。2025年,新兴装备还和探路者联合开发消费级外骨骼产品,准备让普通人也能用上高科技。
下游:应用领域相关企业
伟思医疗:
伟思医疗是一家专做康复医疗器械的公司,旗下的中科伟思拥有下肢步行外骨骼辅助训练装置,主要帮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做康复训练。伟思医疗还参与了国家和江苏省的康复机器人重点研究项目,外骨骼机器人设计等核心技术都很扎实。
探路者:
探路者和迈宝智能合作,开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集成了多模态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主要用在登山等户外辅助场景。现在产品已经进入测试阶段,2025年计划卖出一万台,定价4999元,主打性价比。
楚天科技:
楚天科技和国防科技大学合作,把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切入点,主要服务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辅助生活自理,同时还能满足军队负重等需求。这个方向既有民生价值,也有军事意义。
其他相关公司
航天机电:
航天机电利用自身的航天技术优势,正在探索外骨骼机器人在特殊场景下的应用,比如救援、极端环境作业等。
精工科技:
精工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正在积极推进外骨骼机器人项目研发,还和复旦大学一起搞“人形机器人智能腿”项目,未来有望推出自己的外骨骼产品。
信隆健康:
信隆健康目前在智能轮椅和外骨骼机器人领域还处于研发阶段,后续有望推出新产品,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