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何时能用上助行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5-03-18 19:53 浏览量:13
本报2月20日的“享老”版刊发《外骨骼机器人或进入“量产元年”》后,很多读者来电咨询:普通人何时能用上这种助行机器人?
记者了解到,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民用领域的主攻市场是助力老年人行走,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抢先布局这一赛道。此前,外骨骼机器人已连续在多个景区走红。有游客体验后感慨称:“穿上它爬山比走平道都轻快。”那么,这种能解决出行、爬楼等生活难题的智能产品,何时才能走进普通人家庭?
目前,外骨骼机器人仅活跃在某些景区。记者了解到,这种外骨骼装备可识别行走、上下楼梯等多种人体运动状态,并自动提供助力,帮助中老年人、腿脚无力者顺利完成步行、上下楼、登山等活动。
为泰山景区提供登山机器人的是深圳肯綮科技,在白云山景区亮相的登山助力外骨骼机器人由视鹏科技打造,在黄山景区出现的登山外骨骼机器人则由苏州迈宝科技研发生产。不过,这几款产品目前多处于试运营和测试阶段。比如,迈宝科技登山外骨骼预计将在今年七八月完成最终样机实地测试,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
除了上述几家公司外,国内的傲鲨智能、 程天科技、探路者、作为科技等公司已完成产品研制。除此之外,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已抢先布局外骨骼领域,并于近期推出相关产品。
在咨询的众多读者中,大家最关心的是价格,很多人担心:助行机器人推向市场后,普通人会用不起。
对此,记者对已有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详细了解。傲鲨智能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4年开始,公司通过在电池和功能上的减配,将外骨骼机器人的价格降到了1万元以下。
深圳市肯綮科技的创始人余运波表示,公司此前推出的相关产品也要数万元,现在已经可以控制在万元左右,“不仅重量降低了,价格也降了很多”。
有业内人士提到,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一旦量产,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下来。
那么,普通人能接受的价格是多少呢?3月4日,记者在读者微信群中对20多位75岁以上的读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能接受的价格在四五千元左右”。事实上,有业内人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外骨骼机器人对个人买家而言,购置成本可能仍然过高,如果把外骨骼机器人像共享单车一样随租随用,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推广模式。记者了解到,目前试点外骨骼机器人的景区,无一例外都采用了租赁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本报记者李仲文)
- 上一篇:轻松出行,索罗娜面料带给你夏日舒适感
- 下一篇:保持学习,为什么是当下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