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市长王德彰:一个酒庄就是一个生活场景
发布时间:2025-03-25 10:15 浏览量:5
但在成都邛崃,这个趋势有所不同:区别于“大龙头带动大产区”的“去中心化”优势,邛崃各类企业、各种产品都有自由表达的充盈空间,形成了各美其美、各表其美、美美与共的“雨林式”生态。这为有着千年酒脉的邛崃,提供了全面创新发展的土壤。
谈起邛酒未来,3月21日,在川酒成都产区酒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邛崃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的主旨演讲中有一个生动的形容,“一个酒庄就是一个生活场景。”
当前,邛崃正在创新探索打造中国酒庄集群引领者、建设全国酒业供应链核心枢纽。梳理王德彰的演讲,我们可以发现邛酒的底气、独特、发展方向,也能看到中国酒业多元发展的标杆产区。
酿酒名地
临邛自古称繁庶,尤以酿酒胜其名。
邛崃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一个酒以城名、与酒相生的酿酒名地,拥有与酒密切相关的“文君、邛窑、临邛古城”三张城市名片。蕴藏在“黄金九度”中的美酒基因,美酒赋予城市美的内涵,让城市历史变得深刻。
从历史中走来,邛崃凭借良好的自然生态正在迎来创造新历史的发展期。王德彰表示,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原生态”“可溯源”等需求的日益增长,良好的自然环境既是产业本源,更是发展未来。
《汉书》记载:“酒,天之美禄也。”酒最初由自然“发明”,本质是自然界多种能量的凝萃,山、水、林、土等特定生态,共同为美酒诞生打上了独特烙印。
邛崃酿酒的底蕴,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邛崃地处成都西翼、岷江上游,是长江流域源头产区,更是“雪山下”的名酒产区,背靠横断山脉形成的崖谷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阳光雨露平衡;亿万年前的冰川融成雪水,经过砂滤矿化形成优质的酿造水源;川西地区特有黄壤黏土构筑的窖池,含有丰富的天然微生物和微量元素。这些“山、水、林、土”等特定生态要素,使得邛崃自古就是“盛产美酒的地方”。
美酒是天人共酿的产物,酿造环境与微生物等自然因素外,技艺的传承也是邛酒的突出优势。
作为四川最为古老的产区之一,邛崃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形成规模化的酿酒业,《史记》中“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记述,让邛崃成为最早见于正史的美酒产区。千百年来,邛酒人不断传承与精进酿造技艺,形成了酒曲独树、双轮发酵、量质摘酒、陶坛存储的酿造方法。
目前的邛崃产区拥有12项非遗酿造技艺,410余名大师名匠,8000余口连续使用30年以上的活态窖池,常年储备的20余万吨陈年老酒,这使得邛崃“为天下人酿酒”的使命成为现实。
相较于宜宾、泸州、德阳等产区,邛崃产区虽然不具备规模优势,但其在文化和产业生态两方面具有独特的领先优势,这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根基。
邛崃,这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巴蜀古城,自古便是中华酒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里不仅是“中国白酒原酒之乡”“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更承载着中国酒文化的基因密码。
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浪漫传说,到杜甫“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的千古绝唱,再到陆游“叹息风流今未泯,两川名酝避鹅黄”的赞誉,邛酒始终与中华文化的脉络紧密相连。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美酒成都堪送老”的咏叹,宋代《酒经》中对邛崃酿酒技艺的详细记载,无不印证着邛酒在中国酒史上的地位。
这些贯穿于“祭酒”仪式、文人雅集中“把酒言欢”、市井生活里“酒肆烟火”的邛酒符号,奠定了邛崃产区的文化优势。正如王德彰所说,“无论是杜甫、陆游等文人墨客的诗文吟诵,还是邛酒与邛窑的交相辉映,都见证了邛酒文化的厚重,氤氲了不一样的城市烟火。”
文化是历史赋予邛酒的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而独有的多酒种生态,则锻造了邛酒“多元共生”的发展优势。
邛崃的独特性还在于其包容并蓄的产业生态。这里既有传承千年的浓香型白酒企业,也有新兴的低度潮饮、国际烈酒品牌;既有“大小金花”领衔的高端白酒阵营,也有中小酒企组成的原酒产业集群。
优质白酒方面,集聚有“大小金花”、川酒原酒20强、“四川老字号”等品牌;
国际烈酒方面,建成国内最大的威士忌生产基地和首个威士忌旅游体验中心,威士忌桶陈量占到全国的85%左右,带动金酒、伏特加、白兰地等烈酒本土化生产;
新酒饮方面,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低度酒生产基地,锐澳成为预调鸡尾酒市场最大品牌。王德彰提供的数据显示,邛崃产区目前集聚酒类生产、销售等企业660余家,“邛酒”连续7年上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榜。
知酒君认为,这种多元共生的格局,不仅丰富了邛崃产区的风味版图,更构建起覆盖全消费场景的酒类产业矩阵,契合当前消费多元化的市场特征。
六大维度,尽显邛酒发展之美
在“酿酒名地”的产区和品质优势、“文化”与“产业生态”的独特性基础上,邛崃产区正在从六个方面谋划发展之道,通过讲述品质故事、窖藏故事、酒庄故事、多酒种故事、出海故事和文化故事等,让邛酒站在时代前沿谋篇布局。
▶ ▷ 酿好酒,让消费喝上“明白酒”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作为产区的最大优势,聚焦酿造稳定性与独特性,联合专业机构深化产区微生态研究,依托天府现代种业园国家级科研资源优势,持续解析美酒醇香密码,定向开展酿酒专用粮培育、稀有微生物筛选等项目,推动生物科技价值转化,为酿造工程生成更多科学方案。
同时致力让消费者喝上“明白酒”,探索开发产区“生态指数模型”,构建“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链管理、全程溯源系统,打造全国首个数智赋能的“可量化、可视化”酿酒模式,全面提升消费者对产区酿造生态的认知度、认同感。
▶ ▷ 技术+标准,“极致”理念打磨精品
邛崃注重以“极致”理念打磨精品,设立酿酒技术研究学院,打造“大师工坊”“共享车间”等传承载体,推动传统酿造与健康酿造、智慧酿造等叠加,让传统技艺在现代语境中茁壮生长。
面对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品质消费和价值投资需求,邛崃将建设沉浸式储酒公园,建立认证入藏体系,提供分类陈储、窖藏展示、评估鉴定、溢价收购等服务,提升产品长期价值。
▶ ▷ 做透风味文章,鼓励一切创新
邛崃将设立美酒研究院,发展低度潮饮、草本露酒等创新品类,不断拓展产区的“新酒谱”,打破酒类风味香型的传统认知,重新定义和丰富产区酒类“味谱图”。
同时,为了让更多奇思妙想在产区生动演绎,邛崃还将加快实施酒业梦工场2.0、酒类交易所等项目,打造“全品类柔性定制工场”,提供圆梦平台。
▶ ▷ 聚焦多元表达,打造生态活力
邛崃一方面会鼓励“大小金花品牌”、“原酒20强”企业拓展市场、培育单品,同时支持各类新酒饮进入产区发展,持续引进朗姆酒、龙舌兰、清酒等烈酒品牌,着力汇聚全球八大烈酒、建设中国威士忌产业引领者,打造更具活力的酒产业生态。
▶ ▷ 搭建世界酒业博览平台
邛崃将借力成都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机遇,搭建世界酒业博览平台,组建世界美酒产业联盟。布局集展览展销、对外贸易、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丝路酒街”,线上线下结合呈现“永不落幕的糖酒会”。
▶ ▷ 场景革命,让美酒与生活相连
邛崃着力建设中国首个特色酒庄集群,推出森林酒庄、林盘酒庄、竹海酒庄、崖谷酒庄等产品,联动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天台山5A景区等打造“微醺旅游环线”,推动了场景美学与生活美学融合共生。
王德彰表示,邛崃将按照“一个酒庄就是一个生活消费场景”的思路,分类完善白酒酒庄、国际烈酒酒庄、新酒饮酒庄等打造方案,联动发展“酒庄+研学”“酒庄+农事”“酒庄+馆藏”,构建“可游、可品、可藏”的文化消费生态。
可以这样形容王德彰主旨演讲所释放的信号:面对消费升级与行业变革的双重挑战,邛崃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邛酒产业从“传统酿造”向“智慧酿造”跃升,从“单一生产”向“全产业链”延伸,从“白酒主导”向“多元共生”迈进。
邛崃首先是尊重自然和传承文化的守望者,邛酒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今天的邛酒,通过酒庄集群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活场景,让消费者在品酒、酿酒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为产区注入新活力。
邛崃还是产业升级的探路者,邛崃的“酒庄经济”模式,打破了传统产区的同质化竞争困局。通过差异化定位、场景化创新、生态化发展,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条,为中小酒企提供了成长空间,也为中国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邛崃方案”。
邛崃还是文明互鉴的桥梁,邛崃产区的开放胸怀,使其产区内能容纳所有酒种、美美与共,特别是威士忌等产业的强势崛起,助力邛崃成为中国酒业走向世界的窗口。
邛崃的上述实践,为中国白酒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全球化与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邛酒的探索不仅关乎一个产区的振兴,更关乎中国酒业如何借助优势、抓住窗口期实现新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邛崃将以“敬畏之心”守护传统,以“创新之志”开拓未来,必将为酒业开辟一条独具魅力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