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汗水成为青少年成长“标配”
发布时间:2025-08-08 08:54 浏览量:8
日出东方,清晨的山海天青岛路中学的操场热闹非凡:初一学生在篮球场上切磋球技,初二学生跟着教练练习羽毛球挥拍,初三学生打起武术操,动作刚劲有力……
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是日照深耕体教融合结出的健康之果。作为全国仅有的4个“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城市”之一,日照以“四项机制”构建贯通式培养体系,让“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成为港城青少年的成长标配。
硬保障托举运动自由:从“有场地”到“乐运动”
“以前想打球得等放学后去公园,现在学校操场放学后也开放,随时能约上同学来一场比赛!”日照市新营小学六年级学生李睿的话,道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在体教融合保障机制的推动下,日照179所中小学完成体育场地设施改造,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让运动场所从“校内专属”变成“全民共享”。
这份“开放”的背后,是一套“聚合力”的硬体系在支撑。
实践中,日照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体教融合机制,教育与体育部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从场地规划到课程设计,从师资调配到安全保障,逐项破解难题。“以前体育老师不够用,现在‘教师走校’让城区优秀教练轮流授课,我们农村孩子也能学专业羽毛球了。”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小学一位体育教师说。
场地有了,师资活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自然水涨船高。不久前,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勇敢者”体能挑战赛上,2万余名中小学生在趣味竞技中比拼速度与耐力;岚山区中小学推行“40+30”黄金大课间,孩子们或跳皮筋、或练跳绳,欢声笑语洒满校园。
数据不会说谎——以日照经开区为例,该区学生肥胖率下降2.33%,近视率下降5.72%,脊柱侧弯合格率达98.15%,心理健康抽测合格率达99.23%,健康的底色越擦越亮。
课堂革新让汗水浇灌成长:从“要我练”到“我要练”
“老师,下学期能选乒乓球课吗?我想跟王教练学打乒乓球!”每到体育选课时,日照市新营中学的选课系统总会被学生“挤爆”。这种“模块化”教学模式把体育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学生可自主选择喜欢的项目,在“走班选课”中爱上运动。
山海天青岛路中学是这场改革的“探路者”。自2018年起,学校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 开设篮球、足球、武术等12个运动模块,让学生“我的体育课我做主”。“以前体育课就是跑圈,现在我每周盼着练排球,技术进步特别快!”八年级学生张悦的话,道出了改革的魅力。
改革不止于课堂,更延伸到每一个课间。全市推行的“15+30”大课间制度,让课间成为“运动狂欢”:小课间15分钟,孩子们在教室外跳课桌操、玩集体游戏;大课间30分钟,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特色运动。日照实验中学的操场上,《千字文》的诵读声与武术操的呐喊声交织,一招一式间,国学韵味与运动活力完美融合;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龙舟社团里,孩子们在“中华龙舟大赛”上领悟到了“一条船、一条心”,眼神里满是对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热爱。
就连3—6岁的幼儿也加入了“运动阵营”。日照研发的“3+1”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幼儿体育课程、师资培训、评价体系和专业器材,让幼儿园里的“小不点”们在亲子运动会、体育嘉年华中爬、滚、跳、跑,体质监测达标率连年提升。
家校社共筑健康生态圈:从“单打独斗”到“协同育人”
“请同学们双手叉腰,顺时针转动脊柱……”每天上午大课间,天宁小学的操场上都会响起脊柱健康操的口令。这所学校不仅把健康操纳入日常,还每学年开展两次脊柱与视力检测,建立专属健康档案。“我女儿以前总弯腰写作业,练了半年健康操,现在坐姿标准多了!”学生家长刘女士的感慨,正是日照“体育+健康管理”模式的生动注脚。
如今,日照已联合4家医疗机构建立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服务体系,32个学校科普小屋覆盖全市,25万名学生完成脊柱健康筛查,近30万名学生习练脊柱与视力健康操。在全国“明目功进校园”试点中,183所义务教育学校的31万名学生坚持练习,近视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一直以来,日照深知青少年健康非学校一己之责,因此积极构建校家社协同机制,拓展体教融合的广度与温度。实践中,日照创新印发《体育家庭作业实施方案》,为不同学段学生定制运动清单:小学生练跳绳、拍球,初中生练长跑、仰卧起坐,高中生练篮球、瑜伽。每月评选的“健康之星”“健康家庭”,让运动成为家庭生活的“标配”。“现在每天晚饭后,我和儿子都会打半小时羽毛球,亲子关系都变融洽了。”莒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家长王先生说。
更动人的是运动对心灵的滋养。在“体心融合”专题培训中,体育教师与心理教师联手设计运动干预方案,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释放压力。当羽毛球奥运冠军张宁走进金海岸小学分享她“坚持、坚韧、坚强”的奥运历程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正是体育精神种下的种子。
赛事引擎点燃青春动能:从“看热闹”到“当主角”
“传球!快射门!”日照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赛场上,东港实验学校的队员们奋力拼搏,场边加油声此起彼伏。这场赛事只是日照三级竞赛体系的一个缩影——从校际联赛到区县联赛,再到市级锦标赛,全年5000余场比赛让80余万人次学生站上赛场,真正实现“人人有项目、校校有队伍、周周有比赛”。
在2025年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首次增设的小学组别掀起热潮:24人次打破13项纪录,小将们夺冠后蹦跳着拥抱教练的画面,成为最动人的瞬间。而在特色赛事中,日照市金海岸小学的“经典咏流传”啦啦操更是惊艳世界——这支将古诗词与啦啦操融合的队伍,两次代表中国站上世界锦标赛舞台,让日照“全国啦啦操示范区”的招牌愈加闪亮。
“当机制保障夯实根基,当课堂变革释放活力,当协同共育织就网络,当赛事体系点燃激情,体育便能超越强身健体的单一维度,成为塑造健全人格的核心力量。”正如日照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所说,广大孩子正在汗水中淬炼意志,在竞技中理解合作,在传统文化滋养中筑牢文化自信——这也是“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最生动的日照诠释。
从操场到赛场,从校园到社会,日照的体教融合之路越走越宽。这座城市正以“四项机制”构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立交桥。当体育真正融入教育血脉,那些奔跑的身影、专注的眼神、奖牌后的笑容,都在昭示着:一个让孩子尽情流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的城市,必将孕育出无限可能的未来。
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