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跨界新锐实战揭秘:品牌与空间的进化共生,怎么玩才更有效?
发布时间:2025-07-31 20:00 浏览量:6
在存量竞争与体验经济主导的市场环境下,破解商业空间同质化考题的关键,正源于品牌源源不断的探索破界与共生共创。当标准化模式遭遇瓶颈,品牌如何激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商业空间又如何借力创新内容重塑差异价值?中购联2025商业新品牌沙龙——“生生不息,品牌的跨界探索与商业空间的进化共生”圆满落幕,正是一次聚焦于此的深度碰撞。
本次沙龙由中购联铱星云商主办、爪马世界协办,汇聚了众多创新品牌主理人与商业地产先锋实践者。通过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品牌如何在坚守核心价值的前提下,以探索精神拓展边界,精准触达新世代客群;商业空间如何甄别并赋能这些富有活力的“新物种”,突破单纯租赁桎梏,迈向从内容共创新生态到价值共生进化链的深度协同。
主办方致辞
活动伊始,中购联铱星云商品牌合作中心秘书长陈蓉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她指出,中购联是专注于商业地产专业发展和创新推动的行业平台,今年是成立的第23年,期间不断整合各方资源,与国内外购物中心、协会交流协作,推出专业会议论坛、培训、考察,致力于为商业地产行业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
聚焦本次沙龙——“生生不息,品牌的跨界探索与商业空间的进化共生”,陈蓉首先阐述了主题内涵:“这一理念根植于《易经》哲学,象征着蓬勃不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品牌的持久发展,正依赖于这种敢于跨界、勇于破界、积极探索未知的精神内核。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已成为品牌突破同质化困境、有效链接新一代消费者、并为商业空间带来差异化内容与持久活力的核心引擎。”
正是基于对这一时代命题的洞察,本次沙龙汇聚了来自多元业态的创新品牌创始人以及商业地产界的先锋操盘者。目的在于搭建一个跨界交融、灵感碰撞的平台,深入探讨品牌如何运用其特有的跨界基因和创新探索力,与正在积极寻求变革的商业空间携手同行、共同进化,从而孕育出真正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商业新生态。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一)
李梓诚 爪马世界主理人
演讲环节,爪马世界主理人李梓诚首先登台发表精彩演讲。他指出,爪马世界以“让年轻人爱上自己的戏剧”为使命,开创性地打造了“新派潮流戏剧”这一全新品类。区别于传统戏剧的单向输出,其核心在于深度融合现代科技与游戏化互动理念,将观众从被动观赏者转变为深度参与者。这种模式打破了戏剧的固有边界,创造出高度个性化、强互动、强感官刺激的沉浸式体验,并通过《花见小馆》、《霓虹派对》、《玩家TheLife》等口碑爆款剧目验证了市场吸引力,精准契合了年轻群体对高情绪价值、强社交属性及新鲜体验的追求。
立足于“戏剧不止,不止戏剧”的愿景,爪马世界构建了一个以戏剧为核心的复合业态体验空间与内容孵化平台。其落地的“爪马世界”项目(如深圳华侨城店)已非传统剧场,而是近6000平米、囊括8个互动剧场的大型文化演艺综合体。空间不仅上演多样化的潮流戏剧,更融入了爪马面包家族、花见南洋小馆、爪马玩具农场、戏剧工坊、脱口秀、民谣音乐会等多维业态,并策划戏剧市集、爪马家族日等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戏剧+生活方式”生态圈。
主题演讲(二)
印建国 蘑界创始人
蘑界创始人印建国随后发表了精彩演讲,他指出品牌虽已在市场取得初步成绩,但依然非常年轻,仅处于长期发展的“萌芽阶段”。他强调蘑界拒绝“短平快”的扩张逻辑,不追求一年开设几十家甚至更多门店,而是专注于品质打磨和体验优化。印建国坦言“不希望门店特别火爆”,而是通过提升食材品质和用餐深度,适度控制消费频次和定价,旨在让顾客“越吃越有味道”,形成可持续的自然性高复购,避免因过度消费导致的“喜新厌旧”,以及过度营销后的一地鸡毛,从而在纷乱的餐饮市场中坚守长期主义的价值主张。
印建国介绍,他积极参与本次沙龙的核心目的是“跨界学习”,并呼吁与商业地产方建立“共生”关系,共创长期价值。他认为当前商业空间运用同质化明显,空间利用不够灵活等问题,强调应在确保安全和合规(如消防基础)的前提下,给予品牌更大的自由度来实现创新设计。他以上海门店成功结合室内外空间、营造“前庭后院”舒适感为例,证明合理利用空间能显著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在谈及品牌空间策略时,印建国指出,都市人群渴望“逃离感”,而蘑界即将全新开业的门店将深化这一理念,独辟蹊径地以非洲游猎文明“萨巴瑞”(Safari)为主题,将山林野生菌探索与非洲部落美学融合,打造“穿越原始秘境的味觉朝圣”之旅。该店在设计上大胆尝试,如减少桌位保证空间感,选用独特定制的异域木雕图腾材料以及充分利自然采光临窗面等,营造沉浸式的自然疗愈餐饮空间。
最后,印建国分享了其独特的“磁场”经营哲学,强调商业合作应追求“顺”字,主张通过坦诚沟通而非拉扯来解决问题。他表示做生意需要一种正向的“磁场”,与价值观相合的伙伴合作会更顺畅。同时,他重申蘑界将坚持原创道路,做难而正确的事,持续跨界吸收灵感,并通过不断迭代与创新,致力于将餐厅打造成连接城市与自然的深度体验场所。
主题演讲(三)
郭润宜 Ultimate Ninjas终极勇士副总经理
Ultimate Ninjas终极勇士副总经理郭润宜在随后的演讲中对本次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他指出,Ultimate Ninjas终极勇士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忍者运动风潮,其核心在于打造一个突破常规的沉浸式运动体验生态系统。他们着眼于打破传统健身的高门槛,以融合障碍训练与体能挑战的创新形式,为全年龄段人群构建一个充满乐趣且安全无压力的“无压力锻炼”平台。
郭润宜介绍,在产品层面,模块化教具系统和科学分级的课程体系精准适配不同年龄与技能水平;在运营层面,品牌则建立了极高的全球标准化壁垒,包括美国总部统一认证并持续培训的专业教练队伍、覆盖软硬件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并有效联动《美国忍者战士》IP和奥运障碍赛入奥趋势的赛事资源;社群层面,更是通过线上高活跃度互动与线下创新触达,深度连接城市家庭儿童、挑战型青少年及品质生活成年人,形成了用户高度粘性和强烈的“终极勇士大家庭”归属感。
面向商业空间,郭润宜认为“合作共创运动生态共同体”的理念尤为关键。对于商场方,品牌不仅提供吸引年轻家庭和活力人群的独特运动业态,更强调“以‘运动活力’激活商业价值”,凭借强大的引流能力为商业项目持续导入客流与活力。对于投资人,则提供“标准化+托管”的特许加盟方案,通过全链条支持、本地化适配和管家式服务显著降低运营门槛,助力品牌快速实现规模化拓店。这种从独特体验构建到精准赋能商业伙伴的模式,生动诠释了通过持续创新、开放共建,为商业空间注入持久活力与进化动能的强劲生命力。
圆桌论坛
对话主持:
陈 蓉 中购联铱星云商品牌合作中心秘书长
汪 琎 THE PUPLAND主理人
王 依 paaaata 创始人
胡阳敏 ANYSHE联合创始人
袁梓钦 等一朵花开 主理人
谭 睿 华侨城欢乐时光OCT PARK项目负责人
吴志友 深圳国贸春天商业总经理
精彩的圆桌论坛环节,中购联铱星云商品牌合作中心秘书长陈蓉率先发表了对品牌跨界探索与商业空间共生进化的观点。她指出,商业空间的进化需要各方协同,商业体和来自不同领域的品牌方,都会有着不同的视角。本次邀请来自宠物、美妆零售、香氛保养等不同领域的跨界主理人品牌,也期待看到在跨界碰撞中,产生新的融合,激发新的灵感。
随后,6位嘉宾陆续分享了作为品牌方或是商业空间代表,在探索跨界或是共生中的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
THE PUPLAND主理人汪琎Iris首先分享了品牌故事。她指出,THE PUPLAND的创立源于深圳小型犬社群的切实痛点——尽管深圳被称为宠物友好城市,但专为小型犬设计的安全空间仍极度稀缺。作为从养宠人转型的创业者,她深谙现有场所多以中大型犬需求为主,导致小型犬面临设施不适(如过高座椅、不当水碗)及混养环境下的安全风险。通过两年多的线上社群运营,品牌最终以"家长下午茶+爱宠自由乐园"的双向方案回应需求,以精细化设计(如骨骼友好型座椅、防虫咬假草坪)解决"深夜焦虑",打造出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的专业空间。
在具体落地策略上,她强调首店选址欢乐海岸的核心在于三重匹配:交通上占据南山福田交界的临街黄金位,商业配套满足一站式消费需求,而最关键的在于项目真实的宠物友好生态——从商场准入到园区绿地全面开放,形成"城市绿洲"式自由体验。针对未来拓展,品牌提出模块化策略。比如针对万象天地等高流量年轻商圈侧重零售与咖啡社交模块,而社区型项目则优先布局洗护美容等长时服务,通过灵活组合精准适配不同客群动线。
面对行业现状,她进一步呼吁商业体打破"名义友好实则割裂"的矛盾,建立统一的准入规则与基础配套,以标准化支持推动宠物社交空间从形式走向实质,让用户、品牌与商业体在真正融合中实现共赢。
paaaata创始人王依在随后的发言中指出,paaaata的诞生源于腊肠犬养育中未被满足的需求——尽管该犬种已成为时尚元素,但全球仍缺乏针对其"长身短腿"体型的专业品牌。她以自家两只老年腊肠犬为例,强调市场上专属用品和IP的空白。凭借在全国十多个大型腊肠社群的洞察,团队将西班牙语"pata"(爪子)转化为视觉化IP命名"paaaata"(四个"a"象征修长身体),依托消费品行业经验打磨高度适配的产品。创立仅10个月,品牌不仅引爆国内腊肠犬圈层,更凭口碑自然出海至法、英、澳等地,验证了"小众切入,精准破圈"的路径。
在目前的拓展上,王依坦言,当下以"真宠物友好"快闪合作为主。她以指出行业存在的部分痛点,比如项目宣传宠物友好却仅限外部草坪活动,室内开放受到很大局限。她以深圳宠物友好大多标注宠物友好商户和成都、珠海等地仅标注非宠物友好商户多反差为例,提出了宠物友好边界还需要向更加自然包容迭代等犀利的观点。
因此品牌选址聚焦三重筛选:物理空间需彻底贯通街区与室内;商圈需聚集年轻消费力与复合业态;优先选择已配备基础宠物设施的城市。现阶段快闪模式能最低成本验证场域适配性,为未来深度合作铺路。
面对商业体与品牌的共生关系,王依呼吁建立统一的宠物友好生态标准。她提出商业体需制定透明准入规则,并协同完善清洁、动线分区等基础设施。尤其针对新兴人宠生活方式品牌,商场应提供"快闪-常驻"的渐进式孵化通道,为品牌创造低试错成本的创新土壤,最终实现从形式友好到系统共生的本质升级。
ANYSHE联合创始人胡阳敏作为美妆零售品牌代表也介绍了品牌的创新和与商业空间的进化。胡阳敏指出,ANYSHE的创立始于零售寒冬中的缝隙机遇。2022年底在海南的快闪试水,验证了年轻女性对"大牌小样+高性价比"的强烈需求。他发现尽管有"话梅"等品牌存在,但美妆小样市场仍陷于货源不稳、品质参差的乱象。依托此前操盘生活家居品牌的零售经验,团队精准定位18-30岁女性群体"低成本体验优质美妆"的核心诉求,以规范化供应链重构信任体系,开辟出一条差异化的普惠美妆路径。
在门店布局上,胡阳敏强调严控风险的"数据驱动"模型。品牌聚焦一线成熟商圈,坚持"小而精"原则,并通过"快闪-落店"双阶验证,才转为固定店。他坦言在消费降级环境下,传统美妆增长乏力,但ANYSHE凭借精准的"小样策略"逆势构建竞争力,拒绝盲目扩张,确保每步稳扎稳打。
面对创新挑战,胡阳敏认为,商场全链路孵化支持对品牌方愈加重要。一是开辟快闪绿色通道,缩短审批周期降低试错成本;二是深度数据共享,助力坪效模型优化;三是优化工程流程,释放品牌运营精力。他强调唯有商场从"房东"转变为"数据合作伙伴",打破流程壁垒并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方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共生。
等一朵花开主理人袁梓钦Queenie指出,品牌由她与创业20年的母亲共同创立,有着长期主义基因。她以疫情期间产品创新为例,强调团队将精油从香薰场景拓展至日常护理领域,破解大众对精油"仅限香氛"的认知局限。通过天然精油的疗愈属性,品牌旨在为快节奏城市人群提供心灵慰藉——"等一朵花开"的命名正是对这种温柔力量的注解。
在线下落地上,品牌往往先通过市集验证口碑,再切入实体。她以太子湾旗舰店为例,坦言选址时放弃传统区位指标,独看中蛇口"慢生活"气质与品牌调性的深度契合。她强调当代消费核心是情绪价值——"只要场域精神共鸣,用户便愿深度互动",因此坚持选择非标准化空间,用差异化场景承载"疗愈感"体验。
面对运营挑战,袁梓钦Queenie指出,商业空间应在物理层面优化工程效率,协同解决设计落地难题,尤其保护非标空间的创作自由;内容层面应打破收租思维,转为品牌共创伙伴,比如联合策划市集活动、融入在地人文元素,共同强化场域的情绪感染力等。"商业体与品牌需像花开一样共融生长。"袁梓钦Queenie总结道,唯有双向赋能,才能让空间真正拥有生生不息的疗愈力量。
华侨城欢乐时光OCT PARK项目负责人谭睿作为商业空间的代表也在对话中发表了独到见解。她指出传统社区商业如5万方的欢乐时光OCT PARK面临辐射半径有限、业态单一等瓶颈,为了逆势破局,项目采取了深挖社群和主理人品牌的探索,并通过举办不同的市集活动降低新品牌孵化门槛,孵化了一批优秀的主理人品牌。而在另一个社区型项目华·生活馆,也打破传统社区商业以餐饮、教培为主的模式,根植于片区需求,引入爪马世界这样的创新品牌。
在筛选主理人品牌时,谭睿强调,既要看专业背景也要重投入深度。她以自身经验总结两点关键准则:优先选择有成熟行业经验的“正规军”主理人,确保产品基础抗风险;同时警惕"职业经理人模式",要求主理人亲力亲为——"缺乏创始人驻场的门店生命周期往往很短"。对于通过筛选的品牌,商场需构建全周期支持体系:初期联合优化空间设计,中期开放营销资源,后期共创二销场景,甚至帮助缺乏经验的主理人精算数月盈亏平衡点,"先算清账再谈租金",真正形成风险共担。
要实现长效共生,谭睿认为,必须超越单点扶持建立系统机制。欢乐时光的做法是构建新的共生生态:一是需求锚定,确保主理人品牌填补在地消费空白;二是数据互通,定期分享客流热力、消费时段等脱敏数据辅助决策;三是耐性培育,给予养商期接受平效爬坡。这种"让数据替代直觉"的运营逻辑,使商场从收租方蜕变为内容合伙人,当老旧商业体能够持续孵化出吸引全域客流的品牌时,才能真正成为支撑创新物种生生不息的沃土。
最后,深圳国贸春天商业总经理吴志友也站在商业空间的角度发表了精彩观点。他指出,拥有40年历史的国贸大厦改造是老旧商业焕新的缩影。面对原始图纸缺失、结构限制等难题,项目投入1.78亿元对3万平米空间彻底重构。同时,他提出必须突破传统"二房东"模式,转而借鉴先进的"缝合空间"理念,如通过外摆、T台等灵活场景设计,形成商户与商业体的共生生态,让老旧物业重获新生。
在谈及主理人品牌孵化策略上,吴志友指出,既应注重主理人成熟品牌运营经验的抗风险能力,亦应考量其是否具备长期主义的创新韧性。这种双重筛选机制,能很大程度上规避短期逐利模式对商业生态的侵蚀。
对于小体量商业的破局之道,他进一步指出,商业项目需保持80%稳定性业态与20%先锋主理人的配比。如通过"单品类独家主理人"策略,避免同质化竞争,并针对主理人"获客慢、养商难"痛点,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不仅设定合理的培育期,也建立起"主理人联盟"模式——通过群体协作、资源整合降低个体试错成本,化解空铺难题。
精彩的交锋之后,本次沙龙暂告一段落,无论是在场嘉宾还是参会合作伙伴,都收获了关于品牌跨界与商业空间共生进化的新思考。这场讨论不仅是一场商业洞察的碰撞,更是一次对消费本质与城市未来的深度叩问。当商业空间超越冰冷的容器,当品牌价值挣脱短期流量的桎梏,一种更具生命力的发展图景正悄然显现:以用户真实需求为根系,以长期价值为土壤,在空间与业态的共生中孵化人文温度,在数据与情怀的交融间重塑商业生态。未来的商业进化,终将属于那些敢于打破边界、敬畏专业力量、并愿意以开放姿态共同耕耘的探路者。当我们不再问“空间能承载什么”,而是追问“人为什么需要在此停留”,生生不息的密码便已埋藏在每一次真诚的共创之中。
- 上一篇:民办教育成为破局者的定位新解
- 下一篇:聚焦航空自主创新:三项突破性航空技术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