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锚定科技?因为山在那里
发布时间:2025-07-31 17:37 浏览量:6
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一生致力于攀登珠穆朗玛峰,创造过人类登山的新海拔纪录。在他准备第三次挑战珠峰的时候,记者问他,为什么执着于登上珠峰?
马洛里给了一句流传至今的经典回复:
“因为山在那里。”
在投资的版图中,科技股也是一座险峻的高峰。
作为华尔街最著名的互联网分析师和投资人之一,马克·马哈尼在《高增长科技股投资法》中写道,
市场对于高增长科技股总是会存在偏见,认为这些股票的质量并不高,只是处于风口之上。
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很多高增长的科技股最终变得非常赚钱,时间拉长后,回报率更是惊人。
去年以来,DeepSeek轰然炸响的惊雷,震碎了蒙在中国科技股上空的云翳,在资本的旷野上,中国科技的喜马拉雅正一点点显露出清晰的轮廓,召唤着逐光者踏雪而来。
这份清晰,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变得触手可及。
7月26日的上海,中国科技的“国货之光”们集体亮牌。
展馆里,100+全球首发新品成了最炸的主角:华为昇腾384超节点挑战算力天花板,阿里夸克AI眼镜让人置身未来场景,还有那些身手矫健的机器人——全是来自“中国制造”的硬核底气。
当天,“人工智能大会上的科技敢”冲上热搜,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这个刷屏的词条背后,藏着公募基金行业第一份中国科技投资全景报告——《中国科技——敢!2025年诺安基金科技投资报告》。
这份报告发布于今年一季度,当时诺安基金就以公募基金行业科技攀登者的姿态,率先锚定了中国科技股投资这座高峰。
他们在报告中写道:
“DeepSeek的工程化创新正在复刻电气革命的神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硅基文明的曙光,更是一场正在改写人类文明底层逻辑的链式反应。”
如今再看,这份报告里的预见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中国科技投资的“奇点时刻”已至,主战场的战鼓早已擂响。
支撑这份远见的,是诺安基金背后一支专业化、精锐化、体系化的“科技登山队”,他们致力成为中国科技股投资的耐心资本,向投资的喜马拉雅进发。
诺安基金为什么敢?
他们的答案,和近百年前的马洛里如出一辙:
因为山,就在那里。
01
地图:锚定未来
1997年,前英特尔总裁安德鲁·葛洛夫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写道,
“大多数的战略转折点并不是呼啸而来。而是像一只猫轻轻地走来。常常只有你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它们才会显现出来”。
诺安基金对中国科技的布局也并非一蹴而就。
他们更像是早早就走进群山的探路者,摸透了山风的脾气,也熟悉了云雾的性子。当别人还在山脚犹豫张望时,他们嗅着湿润的气息,就已经看到慢慢消散的浓雾背后,一大片影影绰绰、层峦叠嶂的山脉,正蓬勃地舒展着筋骨。
2022年底,ChatGPT上线,引爆了海外的AI投资浪潮。
A股当时也跟着异动了一番,但投资圈更多把当时那波AI行情,看作是海外映射的炒作。
诺安基金是个例外。
“我们整个团队特别兴奋。”
邓心怡是2020年加入诺安基金的,作为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她参与了“诺安科技组”的改革和完善。这支成立于国内半导体“卡脖子”阵痛期的团队,是诺安基金基于对中国科技国产替代的坚定看好,集结公司科技投研力量而进行的战略布局。
ChatGPT的出现,就像是雾蒙蒙的天空中突然亮起的北极星,让在群山中探险的诺安科技组找到了目标。
“当时我们坚定地相信,人工智能将引领未来10年的科技浪潮。”邓心怡说。
2023年,诺安基金推出“诺安科技超市”,从产品角度对科技产业链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在中国科技股“觉醒”的前夜,深挖洞、广积粮,也为更多看好中国科技股前景的投资者提供了共同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红利的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诺安科技组一直紧跟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只要海外有AI相关的发布会,诺安科技组的研究员就会彻夜跟踪,并即时生成相关的研究和评论,次日的晨会上,科技组的基金经理们就已经能够看到热乎乎的前沿资料。
因此,对DeepSeek,诺安科技组也并不陌生。
早在2024年6月份,DeepSeek团队首次发布V2模型的时候,诺安科技组就已经对其进行了深度的跟踪和研究,可以说一步步看着他们的模型升级换代。
直到2024年12月,DeepSeek V3模型和相关论文落地,诺安科技组全员都激动不已。
他们得出一个观点,AI应用的普适化工具已经出现,人工智能革命的奇点已至。并且,在这场新的科技革命中,中国的科技企业通过开源开放,加速技术迭代,构建了自己的战略生态,有望逐步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中国科技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5年一季度,诺安科技组集结全员力量,撰写并发布了公募基金业首份科技投资全景式报告《中国科技—敢!2025年诺安基金科技投资报告》,清晰地标注出了当前中国科技股的四大投资趋势:
1️⃣ 人形机器人,迎来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的里程碑。
2️⃣ 商业航天与卫星互联网,开启“空天地一体化”6G时代。
3️⃣ 量子计算,算力革命的下一站。
4️⃣ 基因科学,人类对“生命源代码”的读、写、编,正以“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
2025年7月,诺安基金科技组走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亲眼见证当时在科技投资报告中发布的十大预测,正逐渐成为现实,并开始探寻下一步的前沿方向。
对诺安科技组而言,他们将对于产业的前瞻与积累凝聚成科技投资报告,也使报告更像是一张地图。在此基础上,他们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测量、逐步完善、日益清晰地绘制出通往中国科技投资高峰的攀登路线。
02
向导:从探险到科学攀登
很多人对诺安基金在科技投资上的认识,可能始于一只基金——诺安成长。
2019年,诺安成长以95.44%的涨幅引起了市场极大的关注,但诺安成长选择用产业投资的方式重仓硬科技半导体行业,到底是因为“胆子大”,还是开创了科技股投资的新模式?
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面对市场的波动,诺安成长却始终坚持对于科技产业的看好,前十大重仓股中有部分标的连续持有超过20个季度,诺安科技组决定把答案交给时间。
在诺安成长2025年二季报中,基金经理刘慧影这样写道:
“展望未来,中国科技已经接近突破美国封锁,在此过程中,中国半导体的增长将保持中长期较高的增速。
当中国科技企业全面突破美国的制裁后,中国整体的半导体产业将进入长达数十年的高速发展期(首先填补国内市场空白,逐渐以性能成本优势进入全球市场),
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将重塑全球科技产业链利润分配,中国科技会产生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巨头。”
诺安成长重仓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模式,是诺安科技组在深度研究和前瞻预判后的决定,他们预料到了路途的波折与坎坷,但他们更坚信中国科技产业必将走向突破的远大前景。
“山在那里”,他们希望成为中国科技投资的“耐心资本”,开创出一条资本与产业共赢的攀登路径。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
找到方向之后,如何“体系化”“科学化”地持续攀登科技股高峰,让投资者更有效地分享到科技股的时代红利,是诺安科技组更长远的目标。
经过5年的打磨,诺安科技组已经形成一支初具规模、个性鲜明、优势互补的科技股登山队。
作为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就像团队的“工程师”,她为科技组搭建合适的平台,促进团队发挥自驱力拧成一股绳,时刻紧盯着科技产业链的温度变化,共同记录产业的天气周期,发掘前沿的路线报告,并为队伍中的每个成员补充供给和能量。
作为团队的带头人之一,邓心怡也将这种前沿而全面的视角应用在投资中,她管理着布局AI大模型及应用方向的诺安稳健回报,其A类业绩近一年回报一度达到过银河证券同类排名第一(1/479,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60%-100%)(A类),数据来源于银河证券,截至20250606)。截至7月29日,产品今年来收益达43.35%,近1年收益超过76%。
在各个科技产业链条上,还有一批“术业有专攻”的基金经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精进,同时向团队输送“养料”。
比如基金经理刘慧影,她曾经在硅谷见证过大型科技股的崛起,也曾经在国内半导体行业最困难的时刻参与了一线的研究。
她很早就笃定,中国半导体一定能全面突破美国的封锁,这个行业最终会给坚守者带来巨大的回报。她将自己的组合比喻为中国科技股的“幼儿园”,她想做的就是陪伴中国科技产业走向强大。
诺安创新驱动的基金经理左少逸,曾在中软系统工程公司做过计算机软硬件研发,这让他对AI端侧应用等产业中下游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在AI端侧、科技新基建、信创领域,左少逸总能够给团队带来不一样的研究视角和观点贡献。
这支团队也容纳并孕育了多样化的投资风格。
诺安精选价值的基金经理唐晨曾是一支“民间投资团队”的“核心成员”,后来加入公募基金,潜心于未来产业这个大方向。
2023年以来,诺安精选价值在底部精准布局了生命科学赛道,在去年以来的创新药行情中,基金净值一路领涨。二季度创新药板块主要演绎了“大额对外授权预期”这一逻辑,更是与基金经理“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超级大单品”选股策略不谋而合。
截至2025年7月29日,诺安精选价值混合今年来业绩超过105%,近一年超过125%。据银河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8日,诺安精选价值混合A近一年、近两年业绩均居同类前5名,特别是近两年已排名同类第一(排名分别为5/1821、1/1603,同类:混合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发布于2025年7月20日)。
值得一提的是,唐晨不仅是团队在生命科学投资领域的“智囊团”,其敏锐的市场和行业“嗅觉”,更是常常在关键的“选时”环节成为团队的有效助攻。
诺安益鑫的基金经理陈衍鹏则是团队中的多面手,既有一级市场挖掘科技股的“专家”视野,又擅长通过选股和配置降低组合波动,是科技投资中特别的低波选手。
在诺安科技组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与此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开放的系统,他们可以独立做研究,又乐于积极分享相互启发。
比起统一的步调、一致的风格,诺安科技组更崇尚多样化与自发性。正如花园里的土壤,有机物越复杂,变化的来源越多,土壤就越丰饶,一种生长促进另一种生长,这是诺安科技组生命力焕发的基础。
03
后方:投研一体化的全方位补给
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水的沸腾和结冰?如果把这个过程倍速来看,真的非常神奇,只因为温度产生了一点变化,物质就会突然改变形态。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帕里西把这个现象归结为“一个集体的变化”,无论是结冰还是沸腾,既不是单个原子的事,也不是单个水分子的事。
投资也是如此。
邓心怡认为,面对科技革命这种时代级别的大机会,非个人单打独斗所能实现,而是需要一个体系化、多领域互动、多产业链环节交叉运作的大团队。
如何组建一个更适应科技革命时代的投研大后方?
近年来,诺安研究团队悄悄干了件大事:给科技投研“扩编”。
他们不是简单的招兵买马,而是要组建一支高标准的“科技勘探队”,不仅专业要硬,还得对行业又“痴迷”又“好奇”。
在诺安科技组看来,科技投资像大雾里找灯塔,只有真心热爱好奇的人,才愿意蹲在一线“刨根问底”,从蛛丝马迹里看出星辰大海,才更有机会挖掘到产业级别的大机会。
基金经理助理周靖翔,就是这么被“挖”进组的。
在一次路演中,这个从中芯国际、华为海思出来的前工程师,聊起半导体国产化时眼里有光,这让诺安团队断定:这是个“宝藏男孩”。
加入诺安基金后,他两次亲历半导体技术“卡脖子”的磨砺,也成了科技投研的宝贵“燃料”。
还有一位基金经理助理杨靖康,是以博士应届生的身份加入诺安基金的。
他的专业很特别——地球物理学。这门学科更像一位“知识拼图高手”,把地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一块块拼起来,形成一套跨学科的思维框架。这种“打通各个行业任督二脉”的能力,恰恰是机器人产业研究最需要的。
更重要的是,诺安基金专业且开放的投研土壤,给了这颗“跨界种子”快速成长的空间,杨靖康很快在在机械工程和具身智能的赛道里找到了自己的“发力点”。
如何做到领先市场的前瞻性研究?
邓心怡给研究员们提了一个要求:阅读前沿论文。
在DeepSeek引爆的这波投资浪潮中,诺安科技组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可以说是又快又精准。
比如邓心怡管理的诺安稳健回报,基金在2024年四季度就提前布局了AI端侧应用,是行业内较早关注到中国AI大模型并率先进行布局的基金。在基金四季报中,邓心怡还提出会根据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变化择机布局,这些前瞻性的投资思路,在今年以来的市场中一一得到了验证。
为什么对DeepSeek引发的投资机会如此敏感?因为在DeepSeek爆火之前,诺安科技组研究团队早已将DeepSeek发布的所有论文都进行了精读和研究,在2024年6月发布的DeepSeek V2模型论文中,诺安研究团队就已经看到模型成本大幅降低的产业趋势。
前瞻性的研究像是持续积累的温度变化,而要让整个团队产生投资上的质变,还需要分子与分子之间的链接。
如何让前瞻性的研究转化为投资业绩?
诺安基金成立了资产配置小组,诺安科技组的成员们常常组织专题性的比较研究,从历史中、从周期中找到科技投资的节奏和方向。
比如在3月份,诺安基金内部发起了一项“中美科技发展史”的比较研究,将英伟达与上一轮科技泡沫暴跌90%的思科进行了深度比较,在市场最火热的时候,这种冷静的历史思考也让基金经理们生出一份对市场的敬畏。
诺安科技组还经常进行跨方向的产业比较与沟通。比如基金经理唐晨,近些年聚焦的是生命科学领域,但他不仅会从医药产业的角度比较挖掘投资机会,还常常与算力、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交流互动,在研究上彼此促进,在投资上相互启发。
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观点:“伟大不能被计划。”意思是,重大的创新和成就往往无法通过目标导向的规划实现,而是源于非线性的探索过程。
诺安科技组的投研基因,就是非线性探索的“寻宝者思维”。
他们锚定了科技革命大时代这座珠穆朗玛峰,义无反顾地向着目标进发,他们是探险者,也是战略家,认真对待每块岩石,严谨规划每一条路线,提前备战每一次出征。
04
结语:比起要去的远方,与谁同行更重要!
在《极限攀登》一书的扉页上,登山家马克·吐温写了这么一段话,
策略高于技术。
技术高于装备。
一步。
两步。
一万步。
在科技股的攀登道路上,诺安科技组也是秉承这样的思维。
他们看到,“人工智能的觉醒如同一场浩浩荡荡的能源革命——这不仅是一次动力升级,更是文明引擎的大幅跃迁”,科技股就是投资版图中的喜马拉雅,山在那里。
这是策略的力量。
他们知道,山不会向你走来,你必须向山走去,从探索式布局到科学系统的投研体系,诺安科技组日积跬步,成为最早靠近山峰的一批专业投资者。
这是技术的积累。
他们相信,开源的生态体系能够通过熵减走向有序,在复利的作用下,微进化终将创造宏进化,中国的科技产业是如此,作为科技股的投资者,也是如此。
这是装备的进化。
中国科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渐行渐近,而诺安科技组早已出发。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