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NK细胞疗法最新进展盘点
发布时间:2025-07-31 04:21 浏览量:6
一种名为“CAR-NK细胞疗法”的技术,正在成为对付像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这类“实体瘤”的新武器。
|CAR-NK疗法,比CAR-T疗法更安全
要理解CAR-NK,先要了解“CAR”。CAR 技术,即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技术,就像是给免疫细胞安装的一个“精准导航系统”,让它们能在众多细胞中精准地找到并锁定+并消灭癌细胞。
CAR-T 细胞治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将嵌合抗原受体导入 T 细胞, CAR-NK细胞治疗则是将嵌合抗原受体导入NK 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攻击表达特定抗原的肿瘤细胞。
与CAR-T相比,CAR-NK具有独特优势: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风险低;支持“现货”生产;引发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反应较少;具有多重肿瘤识别机制。
目前,CAR-NK 细胞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领域。
| 国内外CAR-NK疗法进展
当下CAR-NK细胞疗法的适应症仍以血液瘤为主,但已呈现出向非肿瘤领域拓展的趋势,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也有多家公司在探索NK细胞在实体瘤中的效果。
国外进展:
国外公司方面,Fate和NKarta在血液瘤的尝试之后都开辟了自免管线,目前均在临床1期。血液瘤方面Fate仍在持续摸索,2025年年初报出不错的初步结果,Nkarta转向自免后受到关注,另外Artiva开发的AlloNK用于治疗狼疮肾炎,目前已进展到临床2期。随着CAR-NK细胞的设计迭代和适应症探索,结合NK细胞本身特征,NK细胞治疗赛道值得持续关注。
NKarta
2022年4月25日,生物制药公司Nkarta首次公布了其主打的两款即用型CAR-NK细胞疗法NKX101和NKX019的早期临床试验结果,两者均在治疗不同的血液肿瘤中获得了积极的疗效,且安全性很好。
但在2023年6月 公布 NKX101 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 I 期进展,没有完全缓解超过 6 个月的受试者,大多一度观察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在 2~4 个月内疾病进展。意味着CAR-NK治疗并不具备一个长久的缓解效果,很难转换成良好的PFS,OS获益,这一临床数据导致股价下跌近 40%。
2024年底公司进行调整,集中资源开发其主要候选药物NKX019。2023年10月17日,NKX019治疗狼疮性肾炎(SLE)获得美国FDA的IND申请批件,目前正积极推进多项临床试验。
Fate Therapeutics
FATE的通过层层技术叠加打造出来的管线产品,也在临床开发中逐一被证实疗效欠佳,安全性优于CART,但因为体内持久性过差,长期疗效不及CART。 Fate管线的进化过程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2025年1月11日,《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了由WashU Medicine的Armin Ghobadi教授领导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由Fate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iPSC来源的CAR-NK细胞疗法FT596已完成其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首次I期临床实验。 CAR-NK细胞疗法FT596,作为单药或与利妥昔单抗(Rituxan)联合使用,在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并引发了深度且持久的反应。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4%,即有54%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7%,即有37%的患者肿瘤完全消失。在特定亚组中,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100%,即有100%的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
Artiva Biotherapeutics
2025年5月13日,Artiva Biotherapeutics在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第28届年会上,公布了AB-101联合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复发/难治性(R/R)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1/2期试验的长期数据,这些数据表明了持久的治疗反应。
该试验显示了超过12个月的持久性,截至2025年3月7日的数据截止日期,接受AlloNK+RTX治疗的患者的中位反应持续时间(mDoR)尚未达到,至少为19.4个月。大多数接受 AlloNK+RTX治疗的患者的CR得以持续。这与在类似患者群体中的已获批自体CAR-T 细胞疗法的结果相当:Yescarta(ZUMA-1)的mDoR为11.1个月,Breyanzi(TRANSCEND NHL 001)的mDOR为23.1个月,Kymriah(JULIET)的mDOR在40.3个月的随访时尚未达到。
国内进展:
目前国内CAR-NK细胞疗法整体处于早期阶段,但近年来在自免和血液瘤领域突破不断。
2025年6月长征医院徐沪济教授团队联合启函生物于Cell杂志发表文章,基于iPSC的工程化 CD19/BCMA 双靶点 CAR-NK 细胞疗法在重症难治性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dcSSc)患者中实现了首例成功临床转化。
2025年4月,由浙大二院血液科钱文斌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孙毅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童向民教授相关团队在《Nature Cancer》期刊发表了一项重要的临床研究,报道了首个使用4-1BB共刺激的CD19特异性CAR-NK细胞(CD19-BBz CAR-NK)治疗难治/复发大B细胞淋巴瘤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
2024年2月,先博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CD19的CAR-NK细胞注射液获批IND,适应症为中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是SLE适应症在国内首个通用型NK产品获批IND,临床进度甚至有望成为全球领先。
恩瑞恺诺正与上海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合作,进行一项“CD19靶向的CAR-NK细胞治疗复发/难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研究。
| 改写实体瘤治疗的未来格局
随着科学家们不断优化技术,探索与其他疗法(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使用,CAR-NK非常有希望成为继CAR-T之后,又一个可能“治愈”某些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明星。虽然前景光明,CAR-NK疗法要真正广泛应用,还需要攻克几个难关:如NK细胞在体内“待机时间”短、癌细胞躲避CAR-NK的识别等。
参考资料:
CAR-NK细胞治疗: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
Cell:徐沪济团队揭示 CAR-NK 细胞在难治性自身免疫病治疗中的完整路径
《Nature Cancer》:CAR-NK细胞的I期临床结果公布
钱文斌教授:CAR-NK细胞疗法治疗淋巴瘤的最新进展
CAR-NK细胞治疗赛道大盘点:跟随探路者开疆扩土,从肿瘤到自免双向突破
加入读者交流群,第一时间阅读行业资讯
- 上一篇: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 | 户外Look❤︎2
- 下一篇:非要唱的岳云鹏唱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