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一件硬壳冲锋衣,就能去户外?
发布时间:2024-09-13 02:05 浏览量:56
去过几次户外,才发现自然总是捉摸不透。想象中的“田园牧歌”,总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乌云、狂风、大雨……美国作家约翰·缪尔说:“走向户外,我发现,也是走向内心。”越有准备的人才能做到波澜不惊。
冲锋衣,作为户外爱好者人手一件的存在,率先承担了独当一面的角色。既要防风,又要防雨,还要透气——如果有一件能够同时满足三者的存在,那简直再好不过。不要以为这是一句戏言,因为不是随随便便穿一件冲锋衣,就能走向户外。
很多时候,大家对于户外的感受并不完整。以为有过几次蓝天白云、诸事顺利的穿越就觉得户外不过如此。下雨了就走快点儿,天气不好努努力就走过去了,“毕竟自己穿着冲锋衣能有什么大不了?”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冲锋衣“痛的领悟”不在少数,就比如有人在一次失败的徒步之后写到:“前一天晚上的天气预报写着不会下雨,但到了山上开始急风骤雨,本以为穿着防水冲锋衣没什么大事,但是风也扛不住,雨也挡不住,下来一查才明白防泼水和防水之间的区别,感觉自己的冲锋衣买了还不如不买。”
“不防水”的冲锋衣让徒步陷入窘境
不是每一件冲锋衣都适合长时间户外徒步,不同的面料材质决定了冲锋衣的上限。虽然防泼水和防水只有一字之差,但前者主要依靠疏水涂层完成“防水”,只适合小雨场景,后者则能在各类降雨天气里实现“持久待机”。
既需要性能拉满、在户外为人们遮风挡雨,又需要表现稳定、让人没有后顾之忧,究竟什么样的冲锋衣能胜任?作为35年前便提出“保证使您干爽”的承诺,并是业内唯一提出类似承诺的科技面料品牌,GORE-TEX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与涂层不同,GORE-TEX薄膜是一层超薄的膜,每平方厘米的GORE-TEX薄膜上有超过14亿个微孔。这样的结构让它能够同时实现防风、防水和透气的特性:通过篱笆型结构实现防风;微孔比水滴小2万倍,意味着水珠无法从外面渗入,实现防水;微孔又比水蒸气分子大700倍,汗液因而可以蒸发出来,实现透气。因此,只要GORE-TEX薄膜不破损,GORE-TEX硬壳的性能就不会受到影响,而防泼水涂层,会随着使用、洗涤而逐渐丧失。
保护GORE-TEX冲锋衣持久防水的的关键因素之一,是GORE-TEX包括刺绣在内的所有面料接缝都经过了GORE®压胶机制作,并由GORE-SEAM®认证压胶条密封,压胶条会根据终端使用场景和款型配有不同宽度、材料、颜色之分。与此同时,GORE-TEX的实验室持久性能测试涵盖了从纺织面料、薄膜、贴合后的面料、压胶到最终成衣产品的全部生产阶段,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衣服都无法出厂。也就是说:从一件冲锋衣挂上GORE-TEX吊牌的那一刻起,它就被贴上了持久性能的认证标签。
所有面料接缝(包括刺绣),必须使用GORE-TEX认证的压胶机和GORE-SEAM压胶条密封
再高的防水指数都无法保障穿着者的舒适体验。因为,有人会说,为什么不使用性能数值来直观呈现高性能的优势?这不是一次“疏忽”,而是GORE-TEX有意为之的结果。
在GORE-TEX的内部实验室测试里,GORE-TEX面料的防水指数达到了28000mm——这意味着它最低可以抵御28米,也就是相当于高压水枪下的静态水压。这是现行国标I级面料的5.5倍。但GORE-TEX很少强调这一点。
GORE-TEX的风雨屋测试
作为深谙户外魅力的品牌,GORE-TEX相信,在真正的户外环境里,再高的数值都无法保障穿着者的舒适体验:因为真正的舒适不单单取决于某某数值的高低,而是应该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采取更适配的产品科技。否则的话,仅依靠某个具体数值在非成衣状态下的表现去判断它的舒适性,是难以服众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过度“迷信”单一数值也不是一件好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塑料雨衣的防水性非常高,但没有哪件冲锋衣敢使用塑料材质——因为它完全不透气。
在更具体的场景里,比如一个频繁下雨或者天气闷热的场景,到底是拉开冲锋衣的拉链以便透气还是拉紧衣服为了防雨,又或者通过腋下拉链的方式,实现“既要又要”。在复杂多变的户外环境里,每一个功能都会牵扯到舒适度的方方面面,如何做到平衡,才是决定硬壳冲锋衣舒适与否的关键。
GORE-TEX就是这么做的。它的底层逻辑分为三个方向:首先通过GORE-TEX的持久防水,让水无法渗透进来,保证身体干爽,不会感到潮湿或者冰冷;其次,持久防风保证了产品的保暖效果,因为风会带走人体积攒的热量,如果衣内持久干爽并且保持恒温,便会舒适很多;最后,GORE-TEX的高度透气,可以让人体在运动中进行正常的体温调节,及时把身体产生的热气散发出去,不会闷汗或产生粘腻感。
GORE-TEX的热舒适性测试,研究温度感觉和生理指标
这样一来,人们既可以通过GORE-TEX抵御外界风雨,又可以实现体内的排汗透气,最终得到一个持久、干爽和舒适的平衡体验,而不至于将自己的体温全权交由气温来控制——这也是“人类的第二层肌肤”GORE-TEX带给我们出行的底气。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在其中任意来去。
在今天的户外运动里,如果也想实现“任意来去”的效果,那么仅仅依靠一件“完美”的冲锋衣,或许有些不切实际。
作为拥有丰富产品系列的GORE-TEX,一直为不同环境提供了不同的适宜选择。从一以贯之的高性能到“天花板”级别的高品质,再到轻薄、耐磨、美观、保暖等个人细分需求,GORE-TEX与各大合作品牌一起,向更多人提供了尽可能多的选择。
那么不同的GORE-TEX科技到底应该怎么选呢?在城市环境中,经典的GORE-TEX科技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它能够抵御通勤路上的雨水侵袭,也能让人在都市丛林中穿梭时始终保持干爽。而当你步入自然,想开启一段户外旅行时,无论刮风下雨甚至下雪,GORE-TEX科技都可以应对自如。
AIGLE GORE-TEX成人夹克,男款面料使用100%聚酯纤维(涂层除外),女款面料使用100%再生纤维素纤维
对于像高山探险、长途徒步这类要求严苛的活动,GORE-TEX PRO则是专业玩家的首选。它采用了增强的结构和更高的耐磨性设计,从而应对那些最具挑战性,对装备要求最高的自然环境。
凯乐石KAILAS MONT X-PRO,采用顶级GORE-TEX PRO科技,升级40D尼龙面料,8mm压胶工艺;克重减轻超22%,适用90%户外运动尤其快节奏高效率的山地运动
GORE-TEX Performance则在泛户外和极限户外之间找到了平衡。它能够在提供足够专业防护的同时,实现相对较高的性价比——不论是在泥泞的山路上徒步,还是在寒冷的雪山滑雪,它都能为进阶型的户外穿着者提供周到全面的防护。
在薄膜科技以外,GORE-TEX还自研了C-KNIT®内层面料。它通过精密圆形针织打造,可以让采用了这种内层面料技术的衣服非常柔软亲肤而且无噪音,对于想穿硬壳但又嫌硬壳太硬,或者不喜欢沙沙的摩擦声响的人来说,C-KNIT®技术提供了“最软硬壳”的特殊体验,性能硬但肤感软,颠覆了以往对硬壳的刻板印象。
可隆KOLONSPORT 1992 C-KNIT,采用C-knit背衬技术,更加柔软透气舒适,适合中高强度徒步
无论是严苛的自然环境还是城市的日常活动,GORE-TEX都能给出自己的答案。在GORE-TEX丰富的产品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那是对防护、舒适和高品质的共同追求,也是我们对一件“理想冲锋衣”的完整想象。
作为拥有40多年材料科学创新经验、在户外运动市场位于前列的品牌,GORE-TEX之于户外运动的意义,几乎称得上开创性。
在GORE-TEX以前,户外爱好者探索自然的过程一直“有苦难言”。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人们尝试过诞生于大航海时代的油蜡布,但它常常需要频繁涂抹保养;也试过穿着羊毛衣物或者早期的羽绒服走向户外,虽然达到了保暖效果,可一旦下雨,衣服就会重重地挂在身上。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没有一种面料,可以同时达到足够的防水性、防风性和透气性。
1976年,GORE-TEX推出世界首款兼具防风、防水、透气三大性能的夹克。自此,一个户外面料领域的“六边形战士”出现了。GORE-TEX相继与全球数百家行业顶尖的高端户外、运动和休闲品牌展开合作,也为户外爱好者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Nike ACG “Misery Ridge” Storm-FIT ADV GORE-TEX
TNF DEVILS BROOK GORE-TEX
人们信赖GORE-TEX,不仅仅因为其持久的性能和舒适的体验,也不单单依靠品牌悠久的历史和领先的创新,还有GORE-TEX对于品质的一贯把控。只有成衣产品通过GORE-TEX实验室结构测试,才可以获得GORE-TEX产品吊牌并进行大货生产。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大品牌冲锋衣在售卖时,常常要把GORE-TEX的吊牌挂在衣服外面。
SALOMON OUTLINE GORE-TEX
不仅如此,GORE-TEX还在生产里实行“双授权制”,也就是:一方面,对工厂进行认证和授权,完成后才可以进行GORE-TEX产品的加工和制造;另一方面,要求使用GORE-TEX的品牌客户先获得GORE-TEX商标使用授权,然后才可以购买面料。
“双授权制”保证了每一件带有GORE-TEX标签的产品,都是“从头到脚”符合GORE-TEX标准的存在,而不是只针对面料的“实验室标准”,也避免了贴牌的现象。
如今,户外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论短途户外、远足徒步、还是高山探险,GORE-TEX通过提供性能持久、干爽舒适的产品,让人们在面对未知的自然环境时,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如果说有哪些事情是人们去了户外以后才知道的,除了敬畏自然的力量、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以外,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进入户外以前,穿着的装备是否给足自己探索户外的底气,而GORE-TEX,正是硬壳下的这层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