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吕田镇塘基村:灵芝撑起 “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5-07-30 05:27 浏览量:5
盛夏7月,塘基村蕉坑岭的山林间,
一片 “点绿成金” 的景象映入眼帘:
朵朵饱满的灵芝如撑开的 “金伞”,
在绿意山林中格外醒目。
这片赋闲的山地如今成了 “金山”,
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更见证着林下经济在乡村土地上的蓬勃生长。
塘基村党支部书记巢显军看着这片景象,
难掩心中的喜悦。
塘基村地处偏远,山路崎岖,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履蹒跚。转折出现在2024年,巢显军发现塘基村耕地少、山地多,但正因山多林密,气候湿润,野生灵芝在这里自由生长。“那为何不能把‘野生灵芝’变成‘家种灵芝’,在林下开辟一片‘金土地’?”。让采摘灵芝从碰运气变成拼努力,灵芝——成了塘基村发展林下经济、照亮经济前路的光。
如今,塘基村首批10亩灵芝长势喜人。山林间,规整的垄沟里,灵芝如细密的金伞阵,一列列有序铺展。深褐菌盖顶着乳白边缘,从土中探身,高矮错落;菌柄敦实扎根,输送着山林中的养分,藏着塘基村以林下经济破局的致富密码,撑起了 “致富伞”。
野生灵芝的菌柄比家种灵芝更加细长,气味也更浓郁。野生灵芝和家种灵芝的功效相同,都能增强免疫力、调节心血管系统,但售价差异显著:野生灵芝约1200元一斤,家种灵芝350元一斤。塘基村首批灵芝收成预计1000到1500斤,可产生经济价值约 35 万元。这正是林下经济“不占耕地、用好林地”优势的直观体现——无需占用有限耕地,只需依托山林生态,就能让闲置林地“生金”。
“现在村委带头种植,就是为了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更希望以点带面,带动村民一起种,大家共同增收致富。” 塘基村党支部书记巢显军解释道。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 “探路者”,塘基村的灵芝种植先由村委带头试种,积累经验、打通销路,再带动村民参与。这种 “先探路、再推广” 的模式,既降低了村民试错风险,也让村民切实看到林下经济的收益,为后续规模化发展林下经济打下基础,更与 “百千万工程”中 “村企联动、富民兴村” 的要求深度契合。
谈及未来,巢显军已有清晰规划:“围绕‘百千万工程’中‘强镇兴村、产业提质’的目标,我们计划继续扩种灵芝到 20 亩,同时探索灵芝深加工,做成灵芝面、灵芝粉、灵芝茶、灵芝孢子油等……” 通过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从单一的灵芝种植向深加工拓展,既能显著增加产品附加值,也能让林下经济从 “卖鲜品” 向 “卖精品” 升级,进一步释放山林资源的经济潜力。这正是林下经济 “生态优先、产业延伸” 理念的实践,也是 “百千万工程”中 “生态赋能、产业升级” 要求的具体落地。
经过不懈努力,塘基村实现了林下生金,灵芝成为真正的 “致富伞”。随着灵芝产业的稳步推进,林下经济模式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收获了金山银山,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塘基村正以 “百千万工程”为指引,深耕林下经济,朝着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的目标坚实迈进。
文图:刘骏杰 实习生颜梓君 李铭翔
编辑:莫静贤 实习生邱利洳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