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惠锋打造成新材料、高科技、智能制造的国际化企业——记成都惠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萍
发布时间:2025-07-12 05:48 浏览量:6
为深入贯彻成都市“智改数转”战略部署,推动高端装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7月9日,成都市高端装备产业“智改数转”创新平台项目企业“智改数转”成果交流专访活动在成都惠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举行。
成都市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卫东、副秘书长乔建峰,成都华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智改数转”专家罗强一行和成都惠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萍、总经理王朝友、董秘汪洁、综合管理部部长刘静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流互动。
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成都惠锋新科暨惠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萍以坚韧的意志与前瞻的视野,带领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升级转型,成功地把惠锋打造成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并立志将惠锋打造成新材料、高科技、智能制造的国际化企业。
而陈萍的故事,既是一部个人突破困境、实现卓越的奋斗史,也是中国制造业在智改数转中突破桎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透过她的经历,我们得以窥见一位企业家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使命。
逆境淬炼,新时代惠锋的“织锦者”
陈萍出生于1960年,那是一个经济困难、物资匮乏的年代。幼年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饥饿,少年又因“家庭出身问题”屡屡受挫。然而命运的颠簸并未压垮她,易姓、转学、参军、职业运动员等经历,反而锻造了她坚韧的品格。部队、运动员时期的体能训练与严苛纪律,让她拥有了超乎常人的抗压能力与执行力。
22岁进入省级事业机关工作后,陈萍凭借勤勉与智慧,26岁便成为四川省农机管理系统最年轻的科级干部。然而,陈萍并未止步于体制内的安稳,1987年,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她毅然投身创业,以“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纪律人”的企业文化为基石,开启了惠锋的征程。
从作坊式加工企业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惠锋的蜕变历经了30多年的艰辛。
36岁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的陈萍,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拥有近百项专利及专有技术知识产权,公司两项发明专利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其中一项接受国家标委会的委托,并以第一起草人的身份承担并完成了《GB/T41356-2022—超硬材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切割性能测试方法》行业标准起草的任务。
陈萍本人亦获“中国首届成功女性”“成都市首届青年企业家” ,连续被授予“领军企业家”“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等称号。子公司惠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更是连续获得四川省“绿色工厂”“近零碳工厂”“‘无废城市’细胞工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智改数转试点企业”,成为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标杆。
2017年,惠锋成功登陆“新三板”,实现产融结合的新跨越。
随着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2017年5月,惠锋被美国商务部单方面列为中国金刚石工具行业反倾销强制应诉的对象。面对超级大国在新形势下的经济封锁,陈萍带领惠锋,代表中国金刚石工具行业,坚决地对美国商务部大声地喊出“不!”
历时3年,惠锋勇敢地与美国商务部进行了不止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国际贸易诉讼”,并以连续获得的四个“零关税”以及取得起诉美国商务部的胜利,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盛誉和尊重,可谓前所未有。商务部领导为此几度发来邮件向惠锋祝贺,并将惠锋作为积极应对国际诉讼的优秀典范。
陈萍带领团队捍卫了行业尊严,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魄力与底气。这一路,陈萍以“执守初心”的信念,将挫折化为动力,将蓝图化为现实。
智改数转:破局与突围的“探路者”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陈萍敏锐捕捉到数字化与智能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2023年末,惠锋启动“数智融合”项目,在2024年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项目——成都市高端装备产业“智改数转”创新平台项目支持下,开启了这场深刻的变革。
面对生产设备升级、工艺流程再造、专业人才引进、管理同步优化等重重挑战,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沦陷、中东市场受阻、国内市场“内卷”的严峻环境下,陈萍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选择与郑州金海威科技、华玲科技等专业服务商合作,量身定制智能制造硬件与软件系统,构建数据共享与智能仓储体系。
配合“数智融合”,惠锋优化了工艺流程,研发了“智能检测”,推行了“可视化管理”,还引进了专业的数字化人才。这些手段的升级和完善,强化了制程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品质。“数智融合”帮助惠锋实现了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充分地体现了智能制造、数字化成果的价值。
在生产上,惠锋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使生产过程变得流畅和高效,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工作安全性。在产品质量上,通过“数智融合”管理以及智能化检测装备的应用,惠锋提升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精准度和反馈速度,降低了“误检”“待检”率,提升了产品的合格率,增强了产品的一致性,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特别是“数智融合”管理系统提供的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使决策更加准确、更加高效。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和全面地提升。
惠锋的“数智融合”不仅为企业注入管理红利,更成为中国制造由“大”转“强”的生动实践。陈萍深知,这仅是起点,未来需持续深化数字化人才引进与技术升级,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她的行动,诠释了民营企业在国家战略中的使命担当——以技术创新回应时代命题,以智改数转开辟生存新局。
企业家精神:责任、冒险与爱的底色
“我个人对企业家的理解是:企业家是有梦想、有资源组织能力、不怕失败并承担得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的人。”陈萍认为,何谓企业家精神?是指他们拥有“敢于接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冒险精神”!
陈萍的企业家精神,扎根于对责任的坚守、对风险的直面与对社会的回馈。在惠锋的发展中,这一精神贯穿始终:面对美国商务部的经济封锁,她以抗争捍卫行业尊严;在数字化转型的未知领域,她以破局勇气投入巨资;在企业壮大时,她始终践行“发展企业、报效国家、回馈社会、回报股东、成就员工”的宗旨。
惠锋的成长史,亦是一部社会责任践行史。陈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5.12”地震抗震救灾、扶贫助困、新梦想教育基金捐赠等公益活动中捐款数十万元,企业先后被授予“爱心助残贡献单位”“5.12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企业”“诚信示范企业”“成都市模范和谐劳动关系2A企业”称号。在帮扶贫困学生、资助老红军公益活动中,陈萍的身影始终低调而坚定,她拒绝留名,只愿以行动传递力量,正如其言:“情势易变,容颜易改,但只要有爱,有信任,就有力量支撑我们勇敢向前。”这种精神,让惠锋不仅成为技术创新的标杆,更成为社会责任的典范。
陈萍的故事,是新时代浪潮中企业家精神的立体画像。从个人命运的突围到企业发展的破局,从技术创新的攻坚到社会责任的担当,她以“勇于负责、精益求精”的核心价值观,将公司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技术、高精产品的金刚石制品及粉末冶金新材料智能制造先进企业!
面向未来,陈萍带领惠锋正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加强企业的“数智融合”,坚定地走在中国企业从“制造大国”升级为“智造强国”的路上,继续惠锋的“探寻之旅”——深化智改数转、建设数字化车间、加快智能制造速度、实现设计仿真、技术升级、加强队伍锤炼……争取在两年之内,将惠锋打造成新材料、高科技、智能制造的国际化企业。
陈萍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需要无数这样的企业家——以坚韧对抗逆境,以智慧把握机遇,以责任照亮前路。惠锋的“织锦”仍将继续,而陈萍的精神,将成为企业向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