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而歌 “杰”能无限 ——记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唐山西公司阳城新能源事业部工程建设部李向杰
发布时间:2025-05-23 09:11 浏览量:1
4月30日,山西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太原隆重举行。大唐山西公司阳城新能源事业部工程建设部项目经理李向杰获评“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作为扎根一线的“追光者”,李向杰以电力报国的赤诚初心勇挑重担、以矢志创新的拼搏精神攻坚克难,在光伏项目建设的攻坚战线上,书写着新时代能源人的奋斗答卷。
李向杰获2025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项目攻坚的“急先锋”
作为大唐山西阳城芹池寺头150MW光伏发电项目经理,李向杰的工作日志里写满了挑战与突破。这个被列为山西省2023年重点工程的光伏发电项目,在落地之初,区块地形复杂、送出工程接入难等“拦路虎”便接踵而来。面对项目审批、土地流转等诸多难题,李向杰化身“协调官”,以“提前谋划、主动出击、精准发力”的战术策略,在政府部门、企业和村民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率领团队啃下一块块硬骨头。为解决国土备案难题,他带着设计图纸往返地方政府、国土、林业等部门,高效办结各类审批手续,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他白天奔波在施工现场协调资源,夜晚伏在案头推演方案,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项目从可研评审到获得开工批复仅用34天,在3个月内完成了项目升压站主设备安装与输电线路贯通。他统筹升压站、集电线、光伏区同步施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保障计划刚性执行,推动项目换挡提速,创造了升压站选址到土地转让谈判55天办结、送出工程基础开挖到全线贯通80天完成的“协同奇迹”。
在芹池寺头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攻坚战中,李向杰深化“有解思维”,坚持“挂图作战”,将升压站建设、集电线架设、光伏区施工细化到每日工时。针对山地施工运输难题,他创新性引入模块化运输方案,并使用无人机将光伏组件运输至各安装现场,缩短节点工期超20%。该项目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从清表到全容量并网质监的投产目标,书写了光伏建设的“大唐速度”。
李向杰在施工现场检查光伏板支架安装质量
安全管控的“守门人”
面对点多面广的施工现场,李向杰以“零容忍”态度严把项目建设“六道关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他建制度、立规矩、抓关键,构建起了适宜山地光伏建设特点的全链条管控体系。
他狠抓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通过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警示教育、现场作业风险交底等活动,抓紧、抓实、抓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坚决防范触碰安全生产“高压线”行为。针对汛期、冰雪大风等季节性风险,他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深基坑、高空作业等实行“旁站式”管理监督,确保了安全施工“零事故”。
此外,李向杰全面实施智慧化监管,在移动式人脸识别打卡、早班会安全宣誓等基础上,运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开展远程巡查,严抓违章作业和违规用火,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实现了“人防+技防”双保险,全方位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李向杰在研究施工图纸
“四优工程”的“探路者”
“我们不仅要建好工程,更要以‘四优’标准打造山地光伏建设示范项目。”李向杰如是说。
为此,李向杰强化工程设计和质量把关,严格过程管理,精细施工工艺,力争将项目打造成技术经济指标一流的精品工程、绿色与智慧的示范工程、安全零事故的平安工程、清廉零违纪的廉洁工程。
在李向杰眼中,光伏项目不仅是新能源工程,更是新技术“高地”。他以打破常规的勇气向传统工艺发起挑战,在集电线设计中采用“同塔双回双分裂”输送技术,即在同一塔基上实现双倍电力传输,仅此一项,便减少塔基60基,为项目节省了可观的永久占地费用。在山地光伏区,他大胆采用高支架与柔性支架结合模式,节约土地400余亩,为山地光伏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阳城样本”。他带领技术骨干开展揭榜挂帅攻关,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项目落地生根,先后斩获“高效节能并网启动试验方法”“无人机光伏板计数技术”等10余项专利与创新成果,科技赋能取得新突破。
在山地间一块块光伏板铺就的“蓝色海洋”中,李向杰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的初心和深耕细作的匠心,将新能源建设的现场化作绽放自我光芒的舞台,用汗水和智慧展示着劳动者的风采。(郭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