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小型猪场的无奈之下,差异化发展依然是最好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5-22 08:27 浏览量:2
中小型猪场的无奈之下,差异化发展依然是最好的建议
在昨天的文章里面,我们公众号指出来,非瘟进入中国以来,原本稳定的生产环境被打破了,一次一次的复养失败下,传统的中小型猪场变得越来越麻木。而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行业并不会因为某个群体的颓废而停止,中小型猪场的快速退出为专业型猪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更是为集团公司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猪哥靓团队及时推出了《六元完全成本》系列文章。
今天我们要聊的问题是,行业的未来应该是什么形态,或者说中小型猪场在未来会在行业里面扮演哪种角色呢?
1:归纳与总结行业主流发展路线
拆解规模化养殖底层逻辑
绘制中小猪场生存发展路线图
2:差异化养殖模式探路者
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
定制中小规模特色突围方案
一、行业的分化与角色定位
其实许多行业都是这样,老大负责把成本干到最低,让后面的人追不上的那种,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体量与话语权。那后面的老二老三们负责干什么呢?答案是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同时有个特点,排名越靠后的,差异化的幅度越大。
这么看来中小型猪场,在集团公司以外的群体,肯定是没法与集团公司拼成本了,这个看法除了在评论区口嗨的散户们不承认,大多数的专业型猪场,理智的养殖户,都是承认的。
那养猪的集团公司,未来一样要走向差异化的经营道路,要么养大一点,要么肉质好一点,总之料比最低口感最差但是成本最低的一定是老大家的猪肉。
二、集团拼成本,中小型猪场走差异化
而中小型猪场呢?答案是更大的差异化,这点行业里面许多人已经感觉到了,但是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事情,而是下一个时代的事情,(编辑思考:趋势是这样的,还需要花时间来践行;包括说五元成本的事情,最优秀的有可能做到了,退一万步说哪怕没有做到,但是并不代表现在不行,就不让大家去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当先行者真的做到了的时候,这个机会就是他的了,其他人有成吃瓜群众了。)因为现在还远远没有到决出胜负的时候,成本上面行业里面有实力的人还有很多,跃跃欲试想要挑战一下的还大有人在,也确实还可以再拼一拼,就像昨天的五元成本那篇文章一样,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不过剩下的群体呢?在那群麻木的人里面,还有一些现实问题,我的猪品种确实不行,蓝耳与伪狂犬也确实做不到双阴,没法跟优秀的同行们去挑战五元完全成本,而逐步走低的猪价又切断了我想要猥琐发育的心思,那何不把心思直接放在下一个时代,差异化的经营时代上面去呢?
三、黑猪养殖与非常规饲料养殖模式之路
我想这也是今年差异化经营理念下,黑猪养殖与非常规饲料养殖模式异常火爆的根本原因,目前比较成熟也具备可行性的也就这两个方案了,这两个方案都不算大众,其中黑猪养殖模式以50头母猪以下和5000头母猪以上规模发展的比较常见,非常规饲料养殖模式以100头母猪以上到5000头母猪以内的发展比较常见。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适应规模呢?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下面也为大家解释一下:
1:黑猪的销售问题
黑猪产业最大的短板在于销售,去养殖黑猪是必然走向一条高品质肉质口感,高造肉成本的道路的,这条道路与主流的降低料比路线是相背离的,因此核心的地方在于,黑猪能不能卖上更高的价格。从这点分析,50头母猪以内的更容易卖上高价,毕竟总数就那么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脉,这点存栏卖高价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一个群体就是5000头母猪以上的规模,能够自己配套屠宰销售网络的,这个群体的黑白价差问题也不需要考虑。
2:非常规饲料养殖模式的标准化与资源的稀缺性
与许多人只看表面去关注原料成本与配方本身不同的是,有一部分群体已经提前看到了非常规养殖模式下的标准化与资源稀缺化,我想这一部分人才是未来非常规养殖模式的中坚力量。
非常规饲料原料在全价料企业应用得比较成熟,在猪场应用得比较不成熟,而真正非常规饲料的价值,一定是在湿料状态而非干料状态的。然而正是这一湿料状态的非标准化,导致了大多数养殖企业应用失败。
因此未来非常规饲料的应用,一定会是湿料的标准化,谁能掌握这一标准,谁就能走上快速的发展道路,从而发展成该领域的规则制定者。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