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就在身边①湘江1号机器人:健康陪护的好帮手
发布时间:2025-04-24 07:23 浏览量:7
2024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明确将“人工智能+”行动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培育的关键抓手。长沙是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原动力。“人工智能+”带来的奇妙变化,越来越触手可及。从今天开始,长沙广电新闻中心推出系列报道《“人工智能+”就在身边》,感受高科技的神奇魅力。
“人工智能+”就在身边
湘江1号机器人:
健康陪护的好帮手
曾经,人形机器人只是出现在科幻片里,如今已悄然出现在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今年,全国首个健康陪护人形机器人湘江1号在长沙发布,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雏形,它是如何重新定义“健康陪护”的发展方向?一起来看记者的探访。
现场探访
长沙广电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叶芊仪:在长沙市开福区,一群人工智能的探路者正在创造可能改变医疗产业生态的奇迹。
超能机器人董事长 肖湘江:我在2016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在住院期间,发现护士和护理人员是比较短缺的,所以想能不能做一款健康陪护机器人,协助他们去照顾病人,由此走上了健康服务机器人的研发之路。
今天
超能机器人的研发团队
要开展一场高难度的测试
主角就是团队新研发的
湘江1号健康陪护人形机器人
眼前被称为湘江1号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70厘米体重80公斤,已经具备了与人类相似的外观体型,但是否也具备与人类医生相似的能力,才是衡量健康陪护人形机器人智能水平的关键。今天超能机器人团队要做的测试,是让机器人实现为人类做艾灸。
现场探访
长沙广电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叶芊仪:现实中每个人的体型体态都不一样,机器人能做到精准的识别穴位吗?
超能机器人研发中心软件技术总监 钟平:机器人前期通过大量的训练,包括算法的改进,能够精准定位穴位,使用传感器精准控制力度进行操作。
超能机器人研发团队深知,要让机器人真正融入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成为病人贴心的守护者,仅仅局限于固定的工位上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赋予机器人自主行走的能力。如果能实现这一技术突破,无疑是一个重大跨越。之前,他们已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了上百万次的测试,今天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让湘江1号在脱离保护的情况下实现直立行走。
实验结果令人振奋,湘江1号已基本实现了直立行走,但是在自主行走中,要实现行走与静坐之间的无缝衔接,这是一段很长的路程。
超能机器人研发中心软件技术总监 钟平:从一张图纸,到现在的人形机器人,走过的每一步,我们都感觉很骄傲。希望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够走进千家万户,为大健康作出我们的贡献。
超能机器人董事 禹支前: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最大体量的智能终端。长沙正在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抢占先机,在未来产业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