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熄火,内需炒作进退两难,90%的散户已经踩坑!
发布时间:2025-04-17 14:42 浏览量:4
最近大家都知道现在外需不好做,都要做内需,但其实消费很早就开始炒了。
炒到现在有多少消费股真正涨得非常好呢?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
今天我就给大伙详细讲讲。文章末尾还有超实用的股市数据干货,一定别错过!
一,告一段落
现在我们其实都有感觉,关税对市场的情绪冲击告一段落了。
之前关税消息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如今随着相关澄清与市场消化,恐慌抛售潮逐渐平息。
不过,关税对各公司业务层面的实际影响,短期内还不清楚。毕竟这需要参考四月份乃至二季度的详细数据。
所以市场期望内需要挺身而出,填补外需可能留下的部分缺口。当前市场中的资金,大多围绕内需概念寻找机会。
就拿消费领域来说,关于服务消费行动计划的摘要已经发布,后续一系列具体落地动作将陆续登场。
然而,消费行业与数据紧密相连,只有当数据实实在在地呈现出改善态势,板块才有望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
在此之前,仅靠预期进行博弈,大概率只能带来股价的上下波动。
二,散户该怎么做?
虽然从短期来看,指数层面不存在显著的风险。昨天GJD依旧是尾盘开始异动,释放出强烈的护盘信号。
可以预期,本周内指数都会有悉心照料,接下来几天市场整体风险可控。
但散户不能因此掉以轻心,特别是在当下市场围绕内需发力的阶段,不要被各类稳内需的新闻报道牵着鼻子走,陷入惯性思维,误以为只要投身内需板块就能稳赚不赔。
实际上,消费概念从1月份就已开启炒作,时至今日,真正成功实现股价持续上扬的又有多少?
很多散户在市场中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市场上稀有的有价值的信息通常是到不了散户的手里的,散户也不具备专业的分析能力,所以常常会判断错误。
但是机构掌握着股价的定价权,还有着信息优势和专业分析信息的能力,机构对市场的认知肯定更加清晰,所作出的选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看概念,而要把目光聚焦到机构的行为上。
最具潜力与价值的地方,机构肯定比散户提前发现,并且持续交易,我们唯有紧紧跟随资金的步伐,才不会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看下图:
我有个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最近用它分析了消费股中「探路者」和「TCL智家」的机构交易情况,还做出了一张数据图。
图里橙色柱子就是「机构库存」数据,通过它,机构资金的操作一目了然。
很多人以为机构交易很复杂,其实现在计算机技术厉害,到处都搞量化分析。用量化大模型分析交易数据,就能知道机构资金交易的套路。
从这张图能明显看出,「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股价涨得越凶。
像「探路者」,从1月13日开始到现在已经涨了60.67%,赚钱效应明显。
可「TCL智家」就不一样了,从1月13日开始就涨了几天,之后立马回调,到现在已经跌了30.85%。
说到底,股价涨跌主要取决于资金的行为。机构大资金频繁买卖的股票,往往后续上涨潜力更大。
下面这张图汇总了5000多只股票,哪些有机构资金参与,一眼就能看清楚。
这张图中哪些股票有「机构库存」数据,哪些连续2到3天一直有,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机构资金的走向向来难以捉摸,大家可一定要持续留意。
今天先讲到这儿啦,要是还想了解更多超实用的股市干货,务必关注我!
声明:
我分享的内容仅供参考,若有侵权问题马上处理。
我不推荐具体个股,也没有会员群,和任何组织都不存在利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