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维度”大家谈丨执“高质效”之笔,绘新时代检察履职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26 16:34 浏览量:9
卷首语
当法治的根系深扎于时代土壤,正义的枝桠正迎着2025年的春风舒展新绿。3月6日,最高检微信公众号发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十个维度》一文,引发广泛关注。如何在效率与质量的平衡木上走出从容步履?如何在法理与人情的交织网中编就正义经纬?——“十个维度”如同十面棱镜,折射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绚烂光谱。为此,襄阳市检察院特开设“‘十个维度’大家谈”专栏,展示全市检察干警所思所想所悟,开启一场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舟,以“十个维度”为楫,关乎检察工作质效的理性探索与温情叩问。
执“高质效”之笔
绘新时代检察履职新画卷
——以“十个维度”为指引 深耕基层办案实践
枣阳市检察院 董玉歌
最高检提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检察工作理念,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检察实践中的原创性探索和概括性总结。高质效办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精益求精,更是政治自觉与法治担当的深度融合。结合工作实际,从办案、监督、治理三个方面谈认识感悟。
办案——以“深度”穿透法律事实,以“准度”锚定司法公正
高质效办案的核心在于以“深度”挖掘法律事实、以“准度”把握法律适用。面对复杂案件,我们要摒弃“坐堂办案”的惯性思维,强化亲历性审查,通过实地走访、证据复核等方式穿透表象,从庞杂信息中提炼关键法律事实,注重“三个善于”的融合运用,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在基层办案一线要时刻做到思想上崇尚法治、行动上践行法治、情感上彰显法治,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做到知行合一,捍卫公正的法治信仰,践行崇高的检察使命。
监督——以“力度”捍卫法治权威,以“温度”传递司法善意
刑事法律监督的本质是纠偏与引领,需以“力度”严把案件质量关,通过侦查活动监督、检察建议等方式纠正侦查、审判中的程序违法与实体偏差,尤其注重对证据合法性、量刑适当性的审查。特别是针对认罪认罚案件,既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又要防止“从宽”异化为“放纵”,确保罚当其罪。同时,工作中需注入“温度”,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穿始终,对严重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对轻微犯罪探索非罪化处理,通过公开听证、矛盾化解等方式修复社会关系,融入刚柔并济的理念,既维护法治刚性,又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治理——以“实度”延伸职能链条,以“高度”融入发展大局
检察履职需融入社会治理,刑事检察的治理价值体现于“抓前端、治未病”。工作中需以“实度”推动类案治理,善于通过个案办理发现其背后的管理问题、通过类案分析总结共性特征,通过案件发现相关监管漏洞或共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发检察建议,开出“检察药方”,促进相关部门完善治理,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最佳法治效果。同时,将刑事检察办案融入平安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发展大局,通过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保护创新等职能,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实现从“治罪”到“治理”的跃升。
“高质效”是标尺,更是责任。基层检察官作为法治建设的“末梢神经”,是法律监督的守门人,也是社会治理的探路者。检察履职道路上,要以“十个维度”为灯塔,在办案中穿透真相、在监督中传递温度、在治理中彰显担当,既要让正义在个案中“看得见”,更要让法治在社会治理中“扎下根”,真正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穿透卷宗、照进群众心间。
来源:枣阳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