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25-02-04 08:48 浏览量:7
近年来,商洛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步伐,实行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VEP(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双考核,让绿水青山的“高颜值”加快向金山银山“高价值”转化。
将“生态颜值”转化为“发展价值”,是一道关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综合考题。要知道,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为“金山银山”,需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摸清转化“门道”。2024年5月,第三批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名单出炉,商洛15处景观上榜。商洛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秦岭山水乡村”为抓手,山阳天竺山森林康养基地、丹凤葡萄酒罐民宿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山水游养、气候怡养、医药疗养、文化静养等经济新业态呈现链式裂变效应。这充分证明,只有结合资源禀赋,找准适合当地生态特色的发展路径,才能让好生态适配好产业,才能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2024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到,“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商洛无疑是全面绿色转型的探路者,在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生态向美与产业向绿同频共振,绿色是发展的底色,也是产业的机遇。生态环境优良,能够聚集“人气”,更能带来“财气”。各地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快绿色转型步伐,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